16日6点左右,受自来水管道自然爆裂的影响,长春市吉林大路与东环城路交会处出现大量积水,最深处有10厘米左右。由于气温较低,路面开始结冰,湿滑的路面给来往车辆的通行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早高峰期间,该路段已经出现通行缓慢的情况……
市民反映 有行人在冰水中摔倒
16日6点21分,长春市民刘先生向本报反映,吉林大路与东环城路交会的十字路口处,出现了大量积水,并且还有水流正源源不断地从吉林大路东侧涌入,积水造成路面结冰湿滑,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了诸多不便。
“我早上5点半从单位出来时道路上还没有积水,可到了6点10分左右,低洼处的水面至少得有十多厘米深。”刘先生逆着水流流动的方向寻找漏水点,从十字路口沿着吉林大路东侧走了三四百米,在一家饭店附近,有大量清水向外涌出。
刘先生说,路面的水很快就结了冰。“当时路况特别不好,机动车根本就开不了,不一会儿吉林大路就堵车了。我也是把车停在了半路,然后步行回的家。”刘先生表示,当时很多行人和电动车在冰水中摔倒,“水下面是冰,太滑了。”
■记者踏查
现场到底啥样?
机动车:行驶缓慢电
动车:车主推车
行人:蹚水前行
8点20分,记者赶到现场,此时,该路段车量前进速度缓慢。由于天气寒冷,积水处较多的路面已经明显冻结出碎冰碴,车辆在慢速状态下刹车都会有轻微的打滑现象。路口处有多名交警在疏导交通。
机动车驶过积水处时,车轮已经被淹没近三分之一。很多电动车车主在积水中艰难地下车推行前进。行人无路可走,只能蹚着冰水前行,稍有不慎就会脚底打滑。
除了交警在现场疏导交通,长春水务集团的十几名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展开工作,“目前自来水总闸已经关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配合交警,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工作人员手拿铲雪工具,长铁锤和铁撬棍,脚穿防水靴在马路中央的积水处四处摸索,“我们是在找路面上的下水井,打算把下水盖通开,尽快排掉路面的积水与冻冰。”由于积水浑浊较深,在无法用眼睛辨别下水盖方位的情况下,只能人工一步步在马路中央排查。
与此同时,维修人员还用铲车进行道路清冰。
■多部门合力
如何保障通行?
水务:清理冰碴
环卫:派车抽水
交警:疏导交通
约9点30分,二道区环卫工人又开来两台铲车,配合水务集团的抢修人员进行道路清冰工作。几台铲车双向作业,将冰碴铲向路边,保障车辆安全通行。
此时,水务集团抢修人员已经找到了路面中央的下水井,但由于下水井内堵塞,积水已满,无法完成现场积水的排水工作。
为了尽快排水,上午10点左右,二道区环卫部门向该路段派遣了一辆抽水车,4立方米储水量的抽水车立刻发挥作用,经过多次抽水,道路积水明显见少。二道区环卫设施处的何科长表示,会积极配合交警工作,缓解交通压力。“如果不及时处理积水,晚上结了冰会十分危险,我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清理好路面积水。”
在环卫部门现场抽水期间,城市管理部门也加入到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中,帮助交警一同疏散作业区周边的车辆。中午11点,该路段交通情况已经得到明显缓解,趋于正常。
暖心瞬间
路口积水结冰较为严重,给行人带来了许多不便。现场疏导交通的李警官一边指挥车辆行进,一边帮助带孩子的行人拿东西,直到安全走过结冰路段。
几名水务集团的抢修人员为避免市民弄湿鞋袜,他们把铲雪工具放在积水处,为行人提供踏板,然后搀扶他们踩在上面通行。
交警:人工疏导交通为主
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道大队二中队的孙教导员表示,早上6点就已经在现场维持秩序了。“当时水像河流似的往下流,由于吉林大路与东环城路交会地段地势较低,积水多汇聚于此。7点30分是积水最多的时候,水深至少有十多厘米。”孙教导员称,当时十字路口处连大货车都很难通过,路口一度拥堵严重。
“我们以人工疏导为主,变灯变流为辅,一个路口一个路口地放行,确保行驶安全,秩序平稳。”孙教导员说。
水务集团:尽全力抢修漏水点
据了解,漏水点位于吉林大路与东环城路交会处吉林大路方向东行约400米处,是一直径600毫米的自来水管道发生了自然爆裂。
长春水务集团生产调度部副部长李长胜表示,冬季气温变化不定导致地质发生变化,造成管道自然爆裂。“我们早上6点40分就接到了市民的反映,7点多就赶到现场关闭了阀门,随后迅速展开清冰与管道抢修工作。”
李长胜介绍,该自来水管道属于热电二厂的专用管道,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用水。由于漏水点处障碍物较多,给抢修工作制造了一定困难,他们会尽全力抢修。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