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回应长江学者李红良涉嫌论文造假事件:不存在 有个别疏漏

地方资讯澎湃新闻2018-01-29 19:3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摘要]武大回应长江学者李红良涉嫌论文造假事件:被举报论文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

武汉大学1月29日向澎湃新闻通报关于“李红良团队在相关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匿名举报”的调查意见称,该校学术委员会认为:李红良团队被举报的相关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行为,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建议以后更加严谨细致。

关于李红良团队被举报学术不端的调查意见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于2017年4月收到关于李红良团队在相关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匿名举报,依据《武汉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核实了举报线索,启动了学术调查。在此基础上,学校学术委员会责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调查。

2017年12月1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织包括3名校外院士组成的5人专家组对李红良团队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CFLAR和TIMBIM1两篇论文进行了学术调查,专家组一致认为“不存在伪造科研数据的行为”。

针对2018年1月出现的新质疑,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2018年1月26日召开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士)、3名在校副主任(含1名同行院士)、1名校学术委员会同行院士委员参加会议,另行邀请了校外7名同行专家(含2名院士)和校内2名同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再次对举报内容进行了调查和质询,形成意见如下:

一、举报涉及的实验猴的申请、购买、运输、饲养以及实验全过程均有原始证明材料和实验记录,手续齐全,没有发现造假行为。

二、举报涉及的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PGS5论文中的个别图片问题,李红良团队已通过正常程序与编辑部进行联系更正;举报涉及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论文中的个别图片在线版与正式版的不一致性,属于出版过程中编辑和校对问题。

三、李红良团队被举报的相关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行为。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认为:李红良团队被举报的相关内容不存在学术造假行为,但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个别疏漏,建议以后更加严谨细致。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再次重申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致力纯净学术环境,维护学术尊严,不断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欢迎对学术成果进行质疑,有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方面的争论应通过正常的学术途径开展。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

2018年1月29日

[责任编辑:完善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