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年贵族女尸腹藏胎儿 专家提取出DNA研究

地方资讯中国新闻网2017-07-14 16:2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8座,墓葬从早到晚由西北向东南排列,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考古所提供摄

中新网太原7月12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12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山西陶寺北春秋晚期贵族墓葬中腹中有一胎儿的女尸进行DNA提取,并将进行测序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这两千多年前的人骨进行亲子鉴定。

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8座,墓葬从早到晚由西北向东南排列,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

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之多,青铜壶之硕大,纹饰之精美,铜质之上好,处处彰显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赫。考古所提供 摄

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第三次进行发掘,共发掘春秋晚期墓葬5座,其中大型墓葬2座,小型墓葬3座。特别是Ⅲ1号墓,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之多,青铜壶之硕大,纹饰之精美,铜质之上好,处处彰显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赫。墓中除了5件列鼎,还发现了代表身份等级的编钟,墓主人是一女性,30岁出头,腹部有一胎儿,骨骼保存较差,松脆易断。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考古队长王京燕介绍说,因为胎死腹中的情况是有的,在小型墓葬中发现过,但高等级的墓葬中骨骼很难保存下来。这位被厚葬的年轻女子,已经身怀六甲。为此,考古人员利用套箱,将其整体搬迁到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日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体质人类学专家对山西陶寺北春秋晚期贵族墓葬中腹中有一胎儿的女尸进行DNA提取。考古所提供 摄

为了探寻这对母子的死因,吉林大学体质人类学专业的博士生韩涛等专家日前来到山西侯马,对出土的人骨中的胎儿进行取样,样本已带回吉林大学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希望能对这两千多年前的人骨进行亲子鉴定。

考古人员表示,如果这对母子DNA保存非常完好,就可以进一步确认他们眼睛、头发的颜色等。如果能够获得她的牙齿的话,便可进一步判断,她生前感染了哪些细菌或者是病毒,这对她的死亡就有了进一步的论证。(完)

[责任编辑:沭阳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