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从传统的“点对点”交流变成了“点对面”交流,而表面和和气气实则暗战汹涌的家长群也变成了没有硝烟却乌烟瘴气的江湖。这年头,加过家校沟通微信群的才知道,什么叫一入“校门”深似海,从此“清静”是路人!
每天,都要看着群里的一些“戏精们”演戏……对于家长们来说,都要熟悉哪些交流规则,才能在家长群中生存成为了不小的挑战和烦恼。那么,在家长微信群里,都有哪些交流规则呢?来企鹅问答,分享你的经历吧!
企鹅答主:constance
不建议以班级名义建立微信群和QQ群,这些群是可以发红包的。而且,我觉得可以通过发邮件或者纸质信涵的形式公布通知,作业也可以完全通过发电子邮件,没有什么事是必须火烧眉毛要完成的,那种事打电话不比发群信息快吗?以前没手机的时候要组织活动不也没看到出什么问题,说白了这属于老师懒政的行为,一劳永逸,而且不管对不对总有拍马屁的。
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要求不同,有些家长喜欢追着孩子管,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自觉做,老师偏要家长监督,养成了家长陪读的习惯。到底是孩子受教育还是家长呢?很多家长抱怨又跟着上一次学!这种行为难道不该反思吗?对于老师的回复,我想说即便是违规带了智能手机,也请老师尊重下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他们只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是罪犯或者犯罪嫌疑人,不是你不允许带就可以侵犯人权的!
人家家长都说了,如果上课期间玩,被没收了,认。可老师是搜出来的,我就想问,什么时候老师有搜身检查的权利?警察都需要亮明身份才可以吧!打着爱孩子的幌子,做着与教育背道而驰的事,这就是现下教育的形势。一天到晚素质教育,这老师的行为可完全没体现出素质,怎么可能教出有素质的学生。
企鹅答主:爱
现在打开微信,语文群,英语群,班级群,班级家长群有老师的,班级家长群没老师的,补习班群,等等等等。我们做家长的真是很为难,铺天盖地的信息量,来自各各老师,以前班主任还说大家不要回复了看到就好。现在新换了班主任,老师通知的必须回复收到,要不就在群里点名说不重视孩子学习。
我就纳闷了,上课什么都不教,害得家长每个星期疲于奔波的带孩子补课,还好意思说家长。回家给孩子手机吧不想让她玩,不给孩子手机吧,老师还和孩子们单独有群,这样那样的布置任务,真不知道老师是咋想的。
现在的孩子真心累,我姑娘初二。早上七点十五必须到校,七点半上课,中午12:10分下课,下午两点半上课,7:20下课,没有夏季时间,晚上回来吃口饭赶紧又写作业。一般写到11:30算作业少的了,他们学校翻转式教育,一天下午四节静自习,一句话不让说老师留题让做,上课都不怎么讲课,让孩子在那傻做什么题,想想都来气,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连下楼的时间都没有,到哪体美劳去。
企鹅答主:小茹
班级群里从来不说话也不发表意见,只看老师信息也不回复,老师布置任务按时按点认真完成,孩子在人家班里,纵然老师一些做法看不惯,但是现在还是为了孩子夹着尾巴做人比较好。再说,人家老师每天管那么多孩子,真的也没精神跟你一个家长在扯皮,你要不同意不配合,那你爱咋咋地,到时候迁怒到孩子头上,那得不偿失。而且现在虽然有很多素质差的老师,但是大部分老师感觉还是挺认真负责的,最后,没收手机这事我感觉老师做的对。
企鹅答主:叶赫那拉
不管是有没有老师的群里,是不是自己的家长群,千万不要有什么说什么,千万不要把家长当成一个战壕里的,千万要多看少说,尽量有事发语音还得是方言,千万记的只说好听的不说坏话,千万低调,低调,不要抱怨,对着屏幕骂就可以,发出来的字一定慎重…你说好听的有人说你拍马屁,你一说难听的立刻有人截图发给老师……千万别把家长当战友,切记!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