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米五的张建梅在外人看来是个“小不点”,但在同事眼中却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巨人”。1998年,张建梅到马山环卫所参加工作,在厕所保洁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8个年头。这么多年来,她每天与脏臭相伴,用滴滴汗水换来厕所的一方洁净。她负责保洁的7个厕所,多年来一直被认定为免检,如厕的居民和游客对她保洁的公厕也给予了肯定:“在这里上厕所是一种享受”。
“1998年下岗之后就来到环卫所工作,分配到公厕保洁班,分外珍惜这个机会。”虽然下了决心好好干,但张建梅在真正做起来后才发现这活儿并不容易,公厕保洁必须在凌晨4点就开始,稍微晚点的话,如厕的居民一多就很难打扫干净。一天10多个小时,巡回保洁7座厕所,一年365天,要经常刷洗、拖地,还要尽量让厕所保持干燥不潮湿等等,一天干下来腰都直不起来。由于个别厕所周边是超市、饭馆、居民活动场所,过不了一会儿,刚刚擦洗干净的地面,又被进进出出的人们弄得一塌糊涂。谈起自己的工作,张建梅笑着说:“已经干了18年,有感情了,我把自己负责的每一座厕所当成自己家的一样去打理收拾,这样心里才踏实。”
一次凌晨4点,张建梅刚离开清洗干净的第一个厕所,骑车载着工具,碰巧碧波路上的路灯坏了,她一不留神被石头绊倒从车上摔了下来。当时只觉得嘴上和膝盖一阵疼痛,却仍坚持在自己的岗位,直到了亮处才发现自己的门牙磕断了。第二天同事发现时她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不要紧,同事更是开玩笑道:“你把大门牙奉献给了环卫,真是拼命三郎!”
2012年初,张建梅从一个公厕保洁员,走上了负责马山地区15个公厕的公厕保洁班班长岗位。她创新公厕服务形式,提出服务就是要:“微笑露一点,情感实一点。脾气小一点,肚量大一点。行动快一点,理由少一点。对老敬一点,嘴巴甜一点。对小爱一点,说话轻一点。”现在,“厕内无异味、地面无水渍、便池无积垢、门窗无灰尘、挡板无涂鸦、屋角无蛛网”已成为环卫行业评价公厕的新标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