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同学十多年照顾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感动全国。在省泰中94级4班,也有一个同样的“一诺千金”的温情故事,他们照顾病逝同学父母16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统文化“五伦”中的“朋友有信”。
替同学尽孝为老人送终
2016年12月29日,家住凤城国际的79岁老人徐正银饭时走了,走得安详,走得平静,他到天堂和儿子徐伟团聚去了。对于爱人刘永蕙,徐正银是放心的,因为儿子的同学们会照料好她。
徐正银停止呼吸后,刘永蕙第一时间给儿子的同学宫亮打去电话。可送到医院后,老人再也没有救过来。宫亮在朋友圈里发了个消息,在泰州的其他10几个同学都赶过来了。
他们帮忙处理后事,直至将老人的骨灰安置在净因寺内。1月1日,他们又陪刘永蕙到徐伟坟上去看望了一下,告慰徐伟已经将老父亲安置好了,让他放心。
徐正银之前身体本就虚弱,去年夏天,又发生肺部感染,后来,就一直厌食。2016年9月份,他连续住院。
刘永蕙说,老伴住院,都是宫亮他们接送的,住院期间,徐伟在泰州的10几个同学轮流来看望,送这送那。
出院后不久,徐正银迎来他79岁生日,为给老人打气,宫亮他们坚持要给老人做寿。
远在上海的同学程志骏、王永红、奚祥通过视频向徐正银祝寿,表达了不能回来的歉意,承诺过年一定来看望二老。
为了同学临终时的托付
徐伟,1975年出生,2000年去世。徐伟特别优秀,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要父母操一点心,他是省泰中1994届学生,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一所高校做老师,那年,他才25岁。他得的不是什么大毛病,刚开始只是感冒发烧,后来引起肺部感染,英年早逝。
“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中年丧子的痛楚,”刘永蕙说,“自我疗伤的过程不易。好在,有儿子同学们的陪伴,10多年来,他们替徐伟尽孝道,把我们当成自己的父母。”
宫亮说,徐伟不仅成绩好、性格好、组织能力强,还喜欢帮助人,大家都喜欢聚在他身边,他的离开,同学们十分难过。
同学程志骏大学毕业后,家里人不同意他考研,是徐伟帮着做程志骏父母的思想工作,最后,他成功说服了对方父母,程志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毕业后留在上海,他对徐伟十分感激。
徐伟还撮合了一对老同学,成就了一对美满姻缘,他们现在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念着徐伟的好。
当年,徐伟和同学宫亮、王永红都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徐伟临终前,他们几个老同学都在,徐伟拉住他们几个的手,把自己的父母托付给了同学。
同学们早把二老当父母
替徐伟尽孝道的同学有:陈勇、冒诚智、徐咏、李靖、乔华军、赵海峰、陈震、宫亮、王胜、耿晓波、程志骏、王永红、奚祥等,他们十几个人16年如一日照料刘永蕙夫妇,早已把二老当成自己的父母。
“自打徐伟去世后,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来看我,有的孩子从南京、上海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奔我家。”刘永蕙说,“平日里,孩子们很少提及徐伟,怕我们伤心,其实,我知道他们失去徐伟也很难过,几年前春节,他们来家里拜年,席间酒多,几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抱头痛哭,说如果徐伟还在的话该多好。并说他们就是我们的儿子,关心照顾我们是他们的责任。”
2014年8月1日是个开心的日子,刘永蕙家乔迁,这是20多年来他们家第一次办喜事。刘永蕙说,“老房子拆迁,我们便在凤城国际买了套二手房,孩子们知道后,非常开心,在同学群里发布了这个消息,班上有20个同学筹集了1万元份子钱,为我们的新家置办了沙发、床、电视、洗衣机等家具和电器,从搬家到新家布置,再到宴请酒席,都是宫亮他们一手操办的。”
2014年9月,儿子徐伟高中毕业20周年,作为唯一的家长代表,刘永蕙夫妇也被邀请去了,被那么多的学生老师包围着,刘永蕙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她失去了一个儿子,却换来了一群儿子。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