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一次次被挽救过来重获新生 医护人员含泪送别

江苏要闻新华报业网2017-01-13 19:56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交汇点讯 “老大,走之前让我们喂你最后一顿奶”、“老大,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你穿衣服了”、“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面,即使碰到了也互相不认识了”……1月12日下午,一份浓浓的离别感伤之情在泰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内蔓延。与医护人员告别的这位“老大”,是一名弃婴,两个月前在垃圾桶内被人发现,生命垂危,医护人员将其一次次救了过来。12日,当弃婴被接到当地福利部门之前,一群见证其获得新生,并与其陪伴了77个白天黑夜的医护人员恋恋不舍。

弃婴一次次被挽救过来重获新生 医护人员含泪送别

挣扎在死亡线上 一次次被挽救过来

2016年10月28日晚上8点多钟,寒雨绵绵。泰兴市文昌楼小区的一市民准备陪孩子下楼闲逛。“刚走到楼下,经过垃圾桶的时候,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他说,垃圾桶比较大,嘤嘤嘤的声音在垃圾桶里很微弱,猛一听好像是小猫在叫。在保安的帮助下,该市民拨开垃圾桶发现,一只塑料袋里放着一名婴儿,脐带还缠在身上。婴儿被紧急送到了泰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室。医护人员回忆,婴儿进入医院时呼吸微弱,生命垂危。经检查,这是一名女婴,体重仅1.4kg、胎龄约31周。为方便称呼,医护人员给其取名“点点”。

儿科主任殷小平告诉记者,呼吸越来越困难的点点多次遭遇了生死考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务人员用昂贵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从其气管内滴入,力挽小家伙的生命。正庆幸看到希望时,第4天,孩子又突发肺出血,只好施以机械通气、止血、以维持其循环。第8天,点点终于有力气挥舞着双手,想要拽掉影响她形象的气管插管;第10天,医护人员对其改为经鼻呼气末正压通气;第25天,她终于“大声”地宣布:我能完全自己喘气啦!哇……哇……哇……

由于吞咽功能出现问题,起初医护人员只能靠24小时的静脉点滴以支持其营养。新生儿室护士们,每天精细地算着其出入量,精确地监测点点的体重。当点点逐渐长肉,小细腿能踹得温箱晃荡,并能长长吸吮奶瓶时,大家决定为她改名为“老大”,意思是,相比之前她已经长得“老大”了。据介绍,“老大”揣着一颗室间隔缺损的小心脏,经历了败血症、贫血、胆汁淤积等一系列“凶险”,是医护人员一次次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77个日夜陪护 离别时护士们哭了

入院两个多月来,医护人员见证了“老大”从一个濒临死亡的弃婴,到现在长得肉嘟嘟的模样,体重从仅2.8斤到现在长到5.4斤……

早就得知“老大”要被送福利院消息的医务人员,策划一个唯美的离别场景:女医生护士都涂上口红,等“老大”被接走时狠狠地亲她,把她略显黑黑的“卤蛋”小脸亲成“红蛋”。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12日下午,医院接到福利院打来的电话,准备当天就把“老大”接走。“什么,老大马上要走啦?!”这条爆炸消息迅速在新生儿室传播开来。“来,让我们在这里喂你最后一顿奶吧。”看着“老大”有点饿的样子,护士们忙争着为她冲奶。“小乖乖,你怎么走得这么突然,以后我们还能再见吗?”

此时,正在开会的殷小平也请假“飞”回科室。大家轮流抱着她,争相逗她开心。刚才还在昏睡的“老大”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睁大眼睛看着周围的“爸爸妈妈”,咧着小嘴朝大家笑。“送个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给她呢?”新生儿室主任施元美急匆匆地从办公室拿着两只婴儿碗,一边给“老大”喂奶,一边对她说:“送你两个碗,祝你长大后找个金饭碗,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

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临。施元美仔细叮嘱福利院工作人员要注意照顾“老大”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平时一天要喂几顿奶,药物是怎么服用的,需要特别留意的事项等等。就在“老大”被抱走的那一刻,不少护士转过身去,用手擦拭眼里的泪水。两个多月、77个白天黑夜的陪伴,其中的离愁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通讯员 张伦 交汇点记者 王国柱

[责任编辑:陶小闲]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