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十八,无锡有掸檐尘的习俗。41岁的市民黄蕊本想拿起扫把为家里做点事,但稍微用点力气,就会体力不支。去年2月,身体壮实的她突发高烧,颈部现不明肿块,四处求医后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癌。丈夫身患糖尿病无力工作,13岁的女儿正在求学,这对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5年底,黄蕊突然咳嗽不停,随即发高烧,在医院输液治疗了7天,高烧退下去了,却感觉颈部有个硬块。因肿块靠近甲状腺,家人怀疑可能是甲状腺问题,赶紧到医院就诊,B超、CT都做过了,就是无法确诊。让黄蕊困扰的是,这个肿块越长越大,压迫到喉管,吞咽东西开始变得困难。跑遍了无锡的几家大医院,结果都是没办法确诊,于是家人陪她来到上海瑞金医院,通过穿刺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癌。
黄蕊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化疗。“到现在已化疗过8次,肿块渐渐小下去了,身体变得很虚弱。”由于抵抗力很差,一年多来,除了医院,黄蕊基本在家不敢出门,如今主要接受巩固治疗。“因为很多药物都是自费的,每月就要花掉2.6万元。”自病情确诊以来,黄蕊的各项治疗费用已花去了40多万元,而全家每月都靠她1100多元的病退工资维持生活。
黄蕊的丈夫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胰岛素治疗。“以前他在建筑工地上做施工员,患病后不能干重活,只能辞掉工作打些零工,收入微薄。”黄蕊说,为了照顾她,丈夫现今只能不出去工作。因为治疗费用高昂,夫妻俩不得不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在双方父母家轮流借住。让黄蕊遗憾的是,由于无力负担学费,考取民办初中的女儿不得不放弃了名校,选择就近的公办学校读书。
黄蕊生病后,家人四处借钱,已负债累累。目前,她每3个月去医院做一次巩固治疗,后期的治疗费仍是个未知数,再也无力承担。(晚报记者蓝田/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