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有人要杀我!”近日,宝应柳堡的某超市内,一女子忽然恐惧地大喊起来,称有人要杀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不少顾客都吓了一跳,柳堡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将女子带往派出所。此时,该女子的情绪仍未能平复,反反复复称有人要害自己且神态癫狂。女子称自己叫沈某(化名),但问起家庭住址却始终说不上来,好在在她的身上民警发现了一部手机。虽然已停机,但存有号码,民警利用手机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女子的家人。听说女子走失,家人吓了一跳赶紧赶到派出所,将女子接回。据悉,女子精神有些疾病,此前控制得不错,不知为何忽然又犯病,好在在民警的帮助下,女子最终成功回到家人身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入院治疗精神病的人次年年增长。所以,我们对它要予以重视。但你了解精神病吗?对它存在误解吗?
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引起精神病的因素
1
精神刺激
引发精神病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失业穷困等,精神创伤和重大生活事件均可诱发精神病,这些精神刺激属于心理因素之一,心理负担重和心理应激多都可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
2
个性及环境
部分精神病病人有特殊的个性,如孤僻、少言、怕羞、敏感、多疑、懒散、沉溺于幻想等,这种个性偏离正常者称为分裂样人格障碍。有人提出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以后发展为精神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说精神病与个性有一定关系。
3
年龄
儿童期,由于整个精神发育和心理活动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处于幼稚情感和原始行为时期。可能出现儿童期特有的症状或疾病。如行为障碍、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
青春期,是一个内分泌系统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敏感。精神病易发于这一时期,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这时若遇心理因素往往易患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中年期,正处于脑力和体力最充沛最活跃时期,思维和情感的变化复杂,在心理因素下,常易发生妄想状态或抑郁状态,心身疾病等。不同的年龄可发生不同的精神疾病。
老年前期或老年
期,由于脑和躯体生理机能处于衰老时期,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和心理活动等机能出现衰退或老化。如遇生活事件的心理因素,老年前期易患焦虑、抑郁或偏执状态等。老年期往往发生阿尔采末病、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等。
4
生理因素
主要有遗传因素及器质性因素,患病者的直系家属较普通人患病机会更高,尤其以孪生兄弟姐妹为最高;在器质性方面,研究发现患病者多有脑部功能失调及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在心理方面,长期或急剧的压力(如天灾人祸等生活事件)等,往往是引起精神病的诱因。
如何避免精神病人的攻击?
注意交流技巧、控制情绪
与患者交往时,言语态度要真挚和蔼,避免用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不要对病人流露出恐惧或厌恶的表情,以防激惹病人;
对有幻觉妄想的病人不要与之争论,企图说服他们;
不要随便碰触患者的身体,以防被误认为是有意的伤害行为;
对有关系妄想的患者,不要在他面前低声与他人耳语,以免引起其猜疑。
观察警惕反常变化
患者在实施暴力行为前
通常都流露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
患者突然侧耳倾听,多半说明他有幻听;
当患者双目圆睁、表情愤怒、呼吸急促、来回走动时,表明他此刻情绪激动,绝对不要刺激他;
一直恢复很好的患者突然阴郁孤僻、烦躁不安,则说明可能有病情反复,应及时促其就诊;
如果确实判定患者有实施暴力的危险,可暂时对他实行保护性约束,用长的软布之类将患者控制。
注 意
面对攻击性暴力的紧急应对方法
无论如何小心,有时也可能面临精神病人猝不及防的暴力性攻击。这时一定不要慌张,尖声惊叫、奔跑都可能刺激患者;也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动作,避免患者受惊。
先以和蔼态度面对患者,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应减少与其目光接触,尽量站在他的侧面,距离在其攻击范围之外,可用温和、但坚定的语调与患者交谈,先稳定患者的情绪,与此同时,设法求援。
切不可独自上前抢夺患者手中的物品,可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由一人在前面吸引其注意力,另有他人从背后将其抱住,或以棉被等物将患者头部蒙住,趁其受惊慌乱,将其制服。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