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女孩
殡葬服务,可以说是人这一生最终的“享受”,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感到陌生害怕,但却也有因为做“死人生意”做成上市公司的。
究竟,殡葬行业里面有何乾坤?一起来听听在殡葬行业呆了差不多8年时间的资深业内人士红姐是怎么说的吧。
“888元的骨灰盒,进价不超100”
做殡葬服务业,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死者,即尸体的来源。尸体来源基本都是大型医院,因为一个人死没死,主要取决于医院的死亡证明。当然也有少量会来自社区医院。
殡葬服务公司的葬品利润非常可观。一件普通的寿衣7件套(披风、棉衣、棉裤、衬衣、衬裤、单衣、单裤),进价总共200块,在店里可以卖2000块往上,这个比传统的服装利润高很多。
不过这个利润还是没有殡仪馆的骨灰盒高,一个普通的骨灰盒,进价不到100快,可以卖800多块。如果材料和制作上了档次,比如用松木大理石刻出来,这样就可以卖好几千。
这些还不止,骨灰盒还可以镶上翡翠钻石,卖价可以到10万—20万。当然,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会选择普通骨灰盒,但是不管几百的还是几十万的,利润都相当可观。
与葬品相比,殡葬服务价格这块就相对灵活,不会像前者那样明码标价。比方说,一个死于交通的死者,我们需要对身体进行缝合,保证身体的完整性,给的价格是“随机应变”的。殡葬服务项目也有很多,主要的有穿衣服,整容化妆,打防腐剂,按摩。说简单点,除了火化之外,所有服务都可以在公司操作。
“炒事件,央视都报道”
许多人会认为这行业很偏,不需要去做推广、打广告的,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红姐17岁左右的时候,在做遗体SPA服务,公司为了推广这个项目,需要炒一个新闻出来,他们于是跟本地的电视台合作。节目的主题大致是年轻少女做遗体SPA的日常,播出后效果不错。
市民看了节目感觉很吃惊:哇,还有这种奇葩服务!这小姑娘也挺尊重死人的,天天跟死人打交道真不容易!于是,在当地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公司也跟着这个热点火起来了,生意也随之而来。
殡葬公司之所以采取这种营销手段,殡葬服务行业许多都是90后女孩子。于是,殡葬服务公司借题发挥,把殡葬女孩“勇敢、冷静、懂礼貌”的特点当成营销重点,向社会进行宣传炒作,主要方式就是上电视节目做访谈,而人民群众也非常喜欢,因为这些都是正能量。
其中,殡葬行业最著名的营销推广当属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由于这个事件,很多媒体曝光了“入殓师”这个职业,全国老百姓非常关注,温州市的殡葬公司也跟着出名了。
红姐是这次事件的见证者,我给事故中的遇难人员整容化妆,经常代表入殓员,参加很多电视台节目做嘉宾访谈,最后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自从温州动车事件之后,整个殡葬行业才稍稍有了热度,不然这个行业依旧会冷门。
当地老百姓还是信任“老字号”
现如今,殡葬行业的大众认知度有所增加,但依然还是个冷门行业。为什么?这个主要是因为,内地人现在依然避讳跟死人相关的事情。在这个行业,很多年轻男女因为职业问题找不到对象,亲戚朋友会故意避开你,甚至他们的小孩都不让跟你玩。
一些殡葬公司在某些服务项目上深度改进,效果也不错,价格就是贵了点,结果老百姓不吃这套,他们是这么念叨的:人都死了,搞这么多名堂有什么用?
有位朋友在杭州开了一家殡葬服务公司,红姐过去帮忙,去后就发现这个公司的尸源太少了,生意根本做不起来啊。回来就跟别人聊这事,有人就问原因:是不是被当地大公司垄断了?
其实不是这回事,主要原因是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熟手操刀”,他们依旧愿意去之前口碑好、资历老的殡葬公司,就算新开的公司很完善,服务很新颖,当地老百姓就是不愿意尝鲜。
这种情况算是殡葬行业一个奇葩难点吧。创新是个好事,但在目前的殡葬行业,可不一定管用。
所以说,外人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一定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是否影响尸体来源?如果外人想稳妥地挣殡葬行业的钱,最好跟当地的“老字号”殡葬公司进行合作。
总的来看,殡葬这块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由于文化习俗等原因,市场活力被抑制住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