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学混搭上课 网友: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江苏要闻金陵晚报2017-03-13 08:3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语文+历史+体育=?厉害了! 29中三位老师上混搭课

听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真的不是开玩笑。前天,在南京第二十九中学高中部体育馆内,该校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和体育老师共同给大家上了一节主题为“文以修身、武以养德”的公开课:同学们时而诵读儒家经典,时而剖析影片《叶问》,还现场学了几招武术招式,过了一把“功夫瘾”。这种混搭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很少见。

语文、历史、体育穿插教学

体育馆里,同学们席地而坐,观看叶问用咏春拳力战日本人的片段。随后,历史老师明慧提问:“同学们,从叶问比武过程看出了什么?”“叶问的拳快,身手敏捷,防守兼备,最后一拳不致命,说明比武不是对敌。”有人回答。明慧赞同地说,这说明“武”能伸张正义但不代表“以暴制暴”。

她继续问,“还有一个细节你们注意到了吗?我们请梁老师重演一遍。”这时,体育老师梁斌快步走到学生中间,撸起袖子,双手行抱拳礼。他补充说,“比武前行礼表示尊重对手。”“你们想亲身体验‘武’的感觉吗?”看同学们跃跃欲试,梁斌开始示范,“左马步扎拳、弓步冲拳、提膝冲拳,哈!哈!”同学们一边模仿动作一边发声,原本安静的历史课立刻切换成活跃的体育课。

最后,语文老师时明出场。他带着同学们诵读经典,“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在诵读的过程中,大家感受到武德与儒学推崇“仁”、“义”、“礼”、“智”、“信”原来是一脉相承的。

融通课程将纳入校本必选课

为什么开设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南京二十九中校长唐云龙表示他们酝酿已久,“现在高中的课程主要是分学科教学的,但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通课程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他认为,课程将学校的“武学”和“儒学”融通。

二十九中对融通性课程曾有探索。去年,该校语文老师、地理老师、历史老师尝试同讲“城南旧事——汉语中的南京味”,地理老师从夫子庙文德桥的地理位置切入,历史老师讲王谢两大家族,语文老师接着讲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引出与南京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老师讲课穿插南京话,学生感觉“穿越回古代”,课堂笑声不断。目前,“汉语南京”已成为二十九中一门较为成熟的融通课程。

唐云龙透露,“文以修身、武以养德”综合实践课将纳入高一年级的校本必选课程。下一步,学校还将设计开发文理兼通的课程,比如武术、物理、生物一起上,让同学们不仅学会健身,还从生理角度讲解,懂得如何健身才更符合人体科学。

有人担心,一节课涉及到3门不同的课程会不会给老师教学带来挑战?明慧告诉记者,融通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要求老师不仅局限于传统知识点,还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就比如我在带学生考证‘武’字,这其实涉及到语文的教学内容。”另外,备课也与平时有区别,他们三人花了4天时间共同备课,才保证在上课时配合默契,衔接自如。

[责任编辑:柳晓原]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