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运动和走钢丝相似,讲究平衡性,但难度比走钢丝大得多。”90后金钟铭是一位户外发烧友,尤其喜欢攀岩和踩扁带。一条尼龙绳,固定在两点之间,人在上面行走,这就是他所说的踩扁带。他玩这项运动的时间不长,但一次已能行走15米远的距离。
绝技:摇摇晃晃的绳子上,他不仅能行走,还能像小龙女一样睡在上面
运河五号的空地上,10米的扁带绳被他拉长,固定在长约15米距离的两点之间,水平高度约为1米。金钟铭喊来同伴,让他先坐在绳子上,以便控制绳子,防止其摇晃得太厉害。待扁带绳不再摇晃后,金钟铭先抬右脚,再抬左脚,双脚上了绳子,再让同伴慢慢离开,他才开始在扁带绳上行走。
细细的尼龙扁带绳尽管被拉长了不少,但弹性仍旧不小。金钟铭起初的行走有些摇摆,但在双臂及胯部的摆动平衡下,行走逐渐开始平稳。不到1分钟的时间,他顺利地走完了整段距离。除了完整地在扁带上行走,他还可以平躺在扁带上,类似金庸小说中小龙女睡在悬空绳子上的桥段,悠然自得。
在运河五号游玩的人看到后,立即围了上来,小声点地问这是什么运动。“踩扁带,又叫走扁带。”金钟铭说,“的确,知道这项运动的人不多,因为玩的人实在太少。据我所知,常州只有两三个人在玩。”
练习:主要是掌握平衡,三四天后能上绳行走
24岁的金钟铭是一名攀岩教练,他最早接触踩扁带就和攀岩有关。
金钟铭玩踩扁带是从去年开始的。当时,常州攀岩圈子里有两个玩家喜欢玩踩扁带,他觉得好奇便尝试了几次。没想到,他一试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踩扁带和走钢丝看起来差不多,但前者要比后者难多了,因为绳子弹性大,钢丝没多少弹性。当然,两者原理一样,都讲究身体平衡,”金钟铭最初练习踩扁带就是从身体平衡开始的。当时,一位前辈给他传授了“秘诀”:“不要急着上绳。上绳前可以先闭上眼睛,单腿抬起,训练平衡。”于是,连续两天的时间,一直这样练习。等他上绳时,还真比想象中容易了许多。一两天后,他便可以简单地在上绳行走。
趣事:由于玩踩扁带,曾被人误解为“神经病”
“踩扁带不像学游泳和骑自行车,即使你学会踩扁带,几天不练,就有可能荒废。”为了保持水准,增长技能,金钟铭一有空就会拉上绳子走一走。
除了在运河五号的空地上玩踩扁带,金钟铭还经常到新北市民广场附近的草坪上去玩。为了保护草坪,他在踩扁带前一般会脱掉鞋子。这时,扁带绳的高度也会比平时高一些,一旦摔下来,伤得也不会太严重。金钟铭踩扁带的高度一点点提高,大都是在草地上练习完成的。
玩踩扁带时间长了,金钟铭的身体协调性好了很多,对他攀岩水平的提高也有了很大帮助。当然,玩得尽兴的同时,他也曾遇到令他啼笑皆非的事情。“记得有一次,网友把我们玩的图片发到网上,说我们是‘神经病’,让我们觉得好尴尬。”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