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做饭接送重孙 101岁老人闲不住

江苏要闻2015-04-20 09:1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买菜做饭接送重孙 101岁老人闲不住

“老爷子,又来买菜啦,您身体可真好,看上去也就七八十岁。”在黄河新村农贸市场,摊主张先生对每天都要光顾这里的一位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这位老人就是家住泉山区事业社区的王宪文,今年101岁高龄,老人不仅每天自己买菜做饭,上下三楼不在话下,还帮忙接送重孙上幼儿园。老人说,自己长寿的秘诀就是“闲不住”。

  工作到79岁才“退休”

  在事业社区,提起王宪文,居民们没有不佩服的。老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如今除了耳朵稍有些背,偶尔血压高外,身体硬朗,思维清晰,丝毫不像是经历过百年风雨沧桑。

  在老人家里,王宪文对记者细数往事时,十分健谈。王宪文的祖上是从山西迁来的,“父母生了九个孩子,除了我和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夭折了。”老人回忆说,尽管父母都不识字,旧社会家庭生活也十分困难,但在他10岁时,还是省吃俭用送他读了4年私塾。

  到了14岁,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王宪文来到当时位于博爱街的万顺酒店当学徒,“先是帮客人打酒,然后做营业员,后来又跟师傅学酿酒,一直干了25年。”酒店关门后,老人又先后在博爱街合作社、明理粮店、和平新村粮店等处做过营业员、会计、经理等工作,卖布匹、烟酒、粮食等。

  64岁退休后,老人闲不住又开始“打工”,由于脑子好,从不算错账,先后被马场湖刷子厂和黄河材料厂聘为成品保管员,一直干到了79岁才真正“退休”回家。

 80岁学做饭照顾老伴

  “那个时候老伴身体开始不太好了,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照顾老伴就由我来了。”王宪文说,80岁的他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了家庭,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买菜做饭。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先去云龙湖锻炼一圈,回来再去剪子股买菜,8点钟就能回到家做饭,两不耽误。”王宪文说,自己每天来回都是步行,因为特别喜欢走路,觉得这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就连以前去马场湖等地上班也从没骑过自行车或坐公交车,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5年后老伴去世。

  对于老人爱走路这一点,他的子女们都自愧不如。王宪文育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王玉芹直夸老父亲:“5年前,清明节一家人去九里山那边的公墓扫墓,老爷子来回都坚持要步行。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都嫌累,他中途歇都没歇一下,一气走到家。”

  自己做饭爱包饺子

  尽管送走了老伴,但此后王宪文的伙食都是自己解决,并延续到现在。如今,他每天都要去黄河新村菜市场转转。这两年家人不让他走太远,所以有时天气好,他还会坐公交车去云龙湖、湖滨菜市场锻炼加买菜,下午则要在小区附近散散步。

  “儿女看我年纪大了,要给我做饭吃,我都没让,又不是干不动了。”王宪文说,他喜欢吃面食,最爱蒸馍馍、包饺子吃,“我不大吃肉,饺子都是素馅的,去市场买好馅子,回家和面自己包,有时候特地多做一些,给孩子们送去尝尝。”

  在饮食方面,王宪文的口味比较清淡,鱼肉、豆腐、豆芽都是他常吃的,“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干了半辈子酒店行业,不吸烟不喝酒,也不在外头下饭馆。”

 爱看报纸脾气好

  在老人家里,有一摞厚厚的报纸,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儿孙们专门为他订的。每天坐在摇椅上,拿着放大镜看看新闻,是王宪文雷打不动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

  “我喜欢看咱们徐州的《都市晨报》,多读书多看报,脑子才不会迂。”老人笑眯眯地说,自己的性格很随和,从不跟人发生争执,遇事也不往心里去,所以每天都乐呵呵的。

  如今,老人白天独自在家,晚上子女们会轮流来陪伴,“孩子们都想接我过去一起住,我没同意,我一个人能行,让他们白天都各忙各的。”

  老人不仅没有给儿女带来负担,现在还肩负着一项光荣的任务——每天接送在小区幼儿园上学的重孙,“一大家人都很和睦,我101岁了还能给儿孙们帮上忙,真的很知足!”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