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慢慢上升,夏天的步伐已离锡城越来越近了。“一入夏,愁蓝藻”,自“太湖水事件”以来,已经安全地度过“七年之痒”的太湖,今年能否安然度夏?昨天,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针对今夏的治太情况进行了一一答复。记者获悉,今夏太湖可能要受到“厄尔尼诺”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蓝藻暴发可能性高,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极其重视,将全力确保市民饮用水的安全保障。
目前未有藻类聚集,水质仍难言改观
会上介绍,去年4月份太湖无锡流域就首次出现了藻类聚集的情况,聚集面积达到7.02平方公里。而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眼看就到4月下旬,但目前卫星没有监测到藻类聚集的情况。
对此,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分析,“今年的情况目前来说还是非常稳定的,藻类没有大面积聚集,这也是天帮忙”。今年的气温相较于去年同期要低一些,水温低,光照强度弱,所以藻类生长速度慢,不容易集聚。但是,目前太湖“藻型生境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湖体水质也常会出现波动,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仍较差,重点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高,影响锡城水源地水质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一旦气象水文条件具备,太湖仍可能出现大面积蓝藻暴发。
今夏有“最坏打算”:蓝藻可能暴发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美国气象专家预测说,今夏“厄尔尼诺”现象抬头的可能性很大,2015年或将成史上最热的一年。“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大范围、长时间、不间断的异常增温现象。如果这一现象真的出现,那或许会给太湖水质带来不小的“挑战”——伴随高温将产生的湖水水温上升、蓝藻密度上升、水华强度上升,最终都有可能使得太湖流域部分水域出现水质异常概率高于往年。
但工作人员也强调,这只是美国专家一家之说。无锡市气象局目前没有确定今夏一定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普遍变暖是否一定会带动太湖流域水温的上升也并未确定。
双水源切换等供水应急方案已“上阵”
现阶段针对今夏可能出现的情况,供水应急方案已经“上阵”了。市政公用处扩大了水质检测范围,将检测点外移,做到提前预警、提前处理,“扼杀”未到水源地的污染。太湖水与长江水的双源切换也已经“待命”,一旦太湖水出现问题,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可以保证市民的饮水。此外,市政公用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对于今夏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工艺上也已经有了应急办法,活性炭、臭氧等处置措施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宜兴市蓝藻生态处置试验示范工程 (一期)、闾江口藻水分离站改造工程的建设,以及新安藻水分离站扩容提升工程和七里堤沿岸蓝藻处置工程。“加强蓝藻和水草打捞船只、运输船(车)以及藻水分离站调试和维护,为即将到来的蓝藻水草打捞处置工作做好准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今年治太继续突出控源截污是重点
面对今夏相对严峻的局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治太的重点还是控源截污,真正的治本还是要减少污染物的入湖,优化调整整个流域的产业结构。”据介绍,今年治太将扩建申港、惠山、硕放、梅村等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5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110公里,全年计划完成25个村庄生活污水设施建设。
此外,今年将对小流域水环境开展重点整治,对太湖(蠡湖)新城片区、直湖港片区、望虞河西岸片区及宜兴太湖西岸片区进行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大港河、乌溪港、洪巷港、大浦港等4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工作,实施生态清淤、氮磷拦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整治、沿岸污染企业搬迁和渔船停泊点建设等七大类141个工程。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