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张源源)网上找到一家医药公司,没见过面就从对方处进来1000多盒壮阳药,并向我市十多家药店推销。昨天(8日),一名医药代表及销售药店的负责人在雨花台法院受审。
医药代表:网上找来医药公司进货,销往十余家药店
该医药代表名叫王超,检方指控他从2008年以来,网上联系名为“西藏久久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企业,从该企业购买“联邦A100”、“德国育根胶囊”等药品。经药监部门检验,这些药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其中却检出处方药“西地那非”,该成分为壮阳药“万艾可”的主要成分。
“我都是网上跟对方联系的,没见过他们任何人。”庭审中,王超交代,他跟对方合作了两年多,每次是对方寄药品过来,他将药款直接打到对方银行账户上。“‘联邦A100’每盒进价4元,我卖8—11元,‘德国育根胶囊’进价6块5一盒,我卖出去12元。”王超称,他先后向市内雨花台、江宁、浦口、秦淮等区的十多家药店送去了这两种药品。
药店老板:进货12卖120,一口咬定自己卖的是保健品
除了王超,销售该药的浦口区某药店的负责人李某也一同受审。
李某从王超处以每盒12元的价格从王超处买来“德国育根胶囊”,然后以每盒120元的价格销售。由于药品并未进入药店的销售系统,李某也说不清楚到底卖出了多少盒药。庭审中,李某还一口咬定,王超给自己送来的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但李某也承认,自己从王超处进了2次货,但从来没有见过该药品的产品资料、检验报告等资质证书。
对此,李某解释说,“我以前跟王超合作过,他推荐过来一个口服液卖的很好,他说资质证书没带,下次送药的时候一起给我,以前合作的很好,我才肯收下药卖的。”说到这里,李某有些激动,“我作为药店的负责人,怎么可能不看资质证书呢?我为了这个事情把自己的人生都搭进去了。”说到这里,李某有些哽咽。
保健品中掺处方药均按假药论处
根据检方的指控,从王超家中搜出的销售清单显示,他共计销售“联邦A100”约1235盒,“德国育根胶囊”约93盒。王超为谋取非法利益而销售假药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销售假药罪。
据了解,保健食品最多只能改善症状、调节身体机能,不可能有治疗功效。但很多保健食品厂家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纷纷采取虚假宣传、滥加西药的做法,而且从不明确标出含有西药成分。消费者长期服用含有西药成分的保健品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肝脏、肾脏等器官。因此,我国法规对这些药品均按假药论处。
此外,2011年我国刑法作出修改,以往生产、销售假药达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才能入罪,但修正后,只要有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