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吃剩菜患流行性出血热 还会引发急性胃肠炎

江苏要闻金陵晚报2017-05-30 09:36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南京入夏多日,随着气温升高,食物也更容易变质。虽然将食物放入冰箱可以延长它的保存时间,但也易滋生细菌。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就接诊了多名因食用隔夜菜而引发疾病的病人。

吃剩菜患急性传染病

近日二院ICU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该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但却一直高烧不退,身上皮肤出现多处淤斑,且尿量明显减少,小腹胀痛,无法自行排尿。经过相关检查,在其体内发现了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

该科郑以山主任医师介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因此病人很可能近期与鼠类有过密切接触。经了解,该患者餐后经常将饭菜直接放置在桌子上,不收纳入橱,郑主任推断,病人的食物很可能被老鼠咬过,食用后引发该病。

据介绍,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急性传染病,其初期症状与感冒十分类似:没食欲,困倦,有恶心感,发热。若此时只是简单的按照普通感冒来治疗, 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医生提醒,流行性出血热有三痛三红症状。三痛是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是眼红面红胸颈红。感冒一般热退后病情减轻,出血热则是热退后 病情反而加重,并出现低血压、少尿或多尿等异常现象。

还会引发急性胃肠炎

另一位患者王阿姨今年52岁,独居,平 常生活节省,吃剩的菜总是放进冰箱里下顿继续吃。这几日气温升高,食物也更容易变质,但王阿姨还是抱着“不浪费”的心态,吃了隔日的饭菜。谁知夜里就出现 了腹痛、呕吐、腹泻的症状。家人急忙将她送入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二院消化科王立蓉主任医师介绍,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 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不洁的食物。常有集体发病 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肉、鱼、海产品及剩菜、剩饭等,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 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 重型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严重时会出现腹胀及全身中毒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心之泪雨]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