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轮下电动车已变形。孟俭 摄
昨夜9时许,一市民来电称,文昌大桥东一十字路口处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混凝土搅拌车与电动车相撞,电动车年轻女骑手受伤严重。当夜10时许,记者从武警医院了解到,因伤势严重,女子不幸身亡。
悲剧—— 夜幕中女骑手卷轮下
“搅拌车将人撞了,受伤的是一位女子。”昨夜9时10分,市民程先生来电称,文昌大桥东一十字路口处,一辆混凝土搅拌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女子受伤严重。
昨夜9时30分,记者赶至现场时,发现电动车被压在混凝土搅拌车的右前轮下,现场一片狼藉,警方正在现场勘查。
“混凝土搅拌车应是由南向北行,电动车应是由北向南行,两车迎面撞在了一起。”在现场,一市民称,听说女子当场被撞飞3米远,车子碾压着电动车滑行了一段距离。
昨夜在现场,记者发现,路口灯光较暗,没有红绿灯。“女的被送医院去了,当场看着就快不行了。”市民程先生说,女子被送往武警医院救治,生命垂危。
随后,记者从武警医院了解到,受伤的女子今年30多岁,在一茶社上班,终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目前,对于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警方仍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市民—— 搅拌车酿祸渐超渣土?
在现场,路过市民顾先生称,看样子混凝土搅拌车上混凝土不少,应该是运输混凝土到附近工地。
“以前大家都抱怨渣土车闯祸多,现在混凝土搅拌车闯祸不亚于渣土车。”顾先生说,一个多月以来,他已经听说了几起混凝土搅拌车闯祸的事故。
顾先生表示,混凝土搅拌车和渣土车一样,都是大猛型车辆,自身很重,一旦出事故,和渣土车造成的后果差不多,对市民造成的伤害不是重伤就是死亡。
“5月份在渡江南路和施井路上,就发生了两起混凝土搅拌车发生的事故,一死一重伤。”市民程先生也称,现在身边发生的混凝土搅拌车的事故,渐渐比渣土车多了起来。
当夜,记者就混凝土搅拌车事故随机采访部分路人时,不少路人表示,混凝土搅拌车出事故有些渐渐赶超渣土车了。
夜探—— 搅拌车深夜跑得更凶
昨夜9时40分,市民程先生表示,在白天,常能见到渣土车,而现在在夜间,却常能见到不少混凝土搅拌车在奔跑。
“混凝土搅拌车,夜间跑得比白天还凶。”部分路人表示,夜间在一些路段,确实能见到不少混凝土搅拌车,他们称,混凝土搅拌车夜间出行的原因,可能是一些工地夜间施工需要。
当夜,根据市民的反映,记者和部分路人兵分几路夜探,发现扬子江北路、润扬北路、文昌东路等路段,夜间出没的混凝土搅拌车较多,且多跑得比较凶猛。
“混凝土搅拌车易滴洒,除了夜间,清晨和傍晚,也是出没高峰期。”夜访中,一位渣土车司机表示,相对于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要求封闭运输,每辆车也有遮挡的条件,因此白天出没得相对较多,而混凝土搅拌车,多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闯。
事实上,通过查询近年来发生的混凝土搅拌车事故,记者发现,发生在早晨和夜间的事故,所占的比例相对多一些。
呼吁—— 搅拌车也应设黑名单
“随着人人喊打渣土车,现在渣土车GPS、警示灯、转弯提醒等,都成了必备。”渣土车司机刘先生说,前几年渣土车屡闯祸,随后被“本籍化”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渣土车已不像以往那样凶猛。
那么,混凝土搅拌车有没有“本籍化”管理?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2年,市人大代表郑迎红就曾呼吁,应该像管理渣土车那样,把混凝土搅拌车“本籍化”管理。
这一呼吁当时得到公安部门相关人员的回应,称将对混凝土搅拌车与渣土车实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必须加入公司化运营,交管部门通过公司对搅拌车实行一系列管理;所有车辆必须本籍化,从而杜绝超车、闯红灯等违法现象;实行“八统一”,核心是要有停车场,解决违停问题。违法行为达到一定数量的车辆,将被列入“黑名单”。
不过,昨夜,记者针对“本籍化”管理询问了部分搅拌车司机,他们则称,尚没听说“本籍化”。部分市民呼吁,搅拌车也应设“黑名单”,像渣土车一样套上“笼头”。我市混凝土搅拌车到底是如何管理的?本报也将继续予以关注。(请报料人下周四五来领取信息费50元) 记者 孟俭
链接
近年来搅拌车事故:
1.2014年5月24日,在渡江南路蔡坝加油站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混凝土搅拌车与一电瓶车手发生碰撞,骑电瓶车的男子当场被碾压身亡。
2.2014年5月8日,在施井路施井岗东,一位86岁的老太骑三轮车经过时,被一辆搅拌车撞倒,左腿被轧断,生命垂危。
3.2013年7月21日6时40分,高邮市金桥路上发生一幕惨剧。一辆工程搅拌车拐弯时刮到一位11岁骑车小男孩,导致小孩连人带车被顶了很远,后遭到车轮碾压当场身亡。
4.2013年8月13日晚7时多,三湾大桥边一十字路口,一辆搅拌车右转弯时碾轧到一名中年女子,导致该女子死亡。
5.2012年12月13日,宁通高速江都立交桥下转盘处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水泥搅拌车与电动车相撞,一名17岁的高中生不幸死亡。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