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学“邮包藏毒”诈骗29万 行骗时最怕被问口音

江苏要闻2014-06-13 08:1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男子学“邮包藏毒”诈骗29万 行骗时最怕被问口音

接受记者采访时的陈广军。

骗子打来电话,称寄来的邮包里面有“冰毒”,还有一张装有涉毒资金的银行卡,然后冒充禁毒大队民警办案实施诈骗。今年以来,南通市发生几起以“邮包藏毒”为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骗取受害人29万余元。日前,如东县警方抓获该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邮包涉毒,男子为证清白被骗12万

2月22日,南通市民李先生在家接到一个自动语音电话,是从“南通市邮政局”拨过来的,提示他有个包裹未拿,还留下了一个电话。李先生赶紧拨打联系电话,电话里“邮政局”的工作人员称,李先生确实有个包裹,是从云南寄过来的。不过,经检查,里面藏有冰毒,还有一张藏有几十万涉毒资金的银行卡。“我从没接触过毒品,更别说贩毒了!”李先生被吓得不轻,一时蒙了。此时,该工作人员开始安慰他。“你要是没参与贩卖毒品,那估计是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你还是跟禁毒大队的民警解释解释吧。”随后,工作人员给了他“禁毒大队”的电话号码。

李先生当即拨通了该号码报案。对方自称是办案民警,告诉李先生的包裹内有毒品,警方调查发现,李先生的身份证在各大银行总共办理了七八张银行卡,卡内有几十万存款。“我只有一张银行卡,而且里面只有十多万。”李先生争辩起来。对方当即要求李先生配合调查,将银行存款打入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进行冻结,等案件调查清楚再归还。李先生信以为真,为了自证清白便将自己银行卡内的12万余元存款通过ATM汇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一个多小时后,李先生发现自己被骗后连忙报警。此时,对方已经把钱取走。

三嫌疑人被抓 有两人还是亲戚

今年春节过后,南通地区还有好几名群众像李先生一样接到类似电话,上当受骗,少则被骗一两万,多的像李先生一人就被骗12万余元。近日,如东县警方通过侦查手段,明确了在该案中负责取款的吴兵,然后循线追踪,最终在福建安溪县将负责实施诈骗的陈广军、张宏抓获归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还是亲戚关系,陈广军是张宏的妹夫。

对话陈广军

诈骗心路历程:由不甘心到害怕

记者了解到,在该电信网络诈骗案中,陈广军全程参与了策划、具体实施等环节,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泥潭的?如今被抓又是怎么想的?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如东县看守所,采访了陈广军本人。

晨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什么时候想起干这种“邮包藏毒”诈骗的?

陈广军:(以下简称陈)2008年因“六合彩”诈骗入狱,2012年底才出来。后来卖过茶叶、开过货车,不太好,这才想干老本行。

记者:从哪里学到的“邮包诈骗”剧本呢?

陈:网上经常报道这方面的东西,学了一点,然后就是问问周围懂这个(邮包诈骗)的人。

记者:第一次用邮包诈骗骗了多少钱?

陈:一千多块吧。起初一个多月没人上当,一个多月后才骗到了第一笔,算算账,除去万把块设备的钱,还亏了。

记者:第一次成功骗得一千多块钱,当时是什么心情?

陈:不甘心,因为当时我已经亏本了,所以要赌一把,继续干下去。

记者:之后你行骗成功次数越来越多,有一笔就骗了12万,当时是不是很高兴?

陈:当时挺害怕,我知道骗的钱越多也就离被抓不远了,所以骗来的钱也不敢用。

记者:既然你知道钱骗的越多会加速被抓,那你怎么还不收手呢?

陈:贪吧,还想骗更多的钱,铤而走险。

记者:家里面还有什么人?都知道你的事吗?

陈:父母、妻子,还有三个小孩(低头擦拭泪水),都知道我出事了。

记者:想过将来怎么跟孩子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吗?

陈:他们还小……(露出尴尬神情)

记者:作为骗人者,最怕行骗对象问你们什么问题?

陈:最怕他们说要亲自到公安局来,其次就是怕他们问我们口音的问题。

记者:在里面这么多天了,有什么感想吗?

陈:做了这种事情,现在已经感到很后悔了。希望小孩以后能好好读书,不要再走这条道路。

记者:以后出来后还会再干这个(邮包诈骗)吗?

陈:这次已经给家里人造成伤害了,以后出来还是要靠双手劳动挣钱吧!(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通讯员 苏宫新 记者 钱鸣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