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为遇上真爱 24000元买花篮送男友落入陷阱

江苏要闻扬子晚报网2017-07-09 10:2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扬子晚报网7月8日讯(通讯员 华景轩 记者 梅建明)前不久,家住南京大厂的一名中年女子杨女士,在交友网站认识一名男子后,双方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然而,沉浸在甜蜜中的杨女士接到男友新开店,希望她以女友的身份送花篮时,给男友提供的花店老板汇出24000余元后,男友却消失无踪。南京化工园警方介入调查,历时数月辗转广东各地,最终成功将实施诈骗的一对夫妻抓获。这两人分饰恋爱中的一角和花店老板,借助征婚骗取别人的信任,以自己开店要女友送花篮之名,实施“花篮诈骗”,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元。

以为遇上“白马王子”,不想却落入“花篮陷阱”

杨女士年过五旬,单身许久的她在某交友网站注册了一个账号,希望通过网络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找个伴。杨女士注册账号没多久,就有一男子打来电话,称自己叫王勇明,家住深圳,是做家具生意的,经济条件较好,老婆因病去世,自己带个女儿,感觉有些孤单。王勇明称,他第一眼看到杨女士的照片,就觉得很有缘,希望能跟她交往。

接下来,王勇胜通过短信、电话不停地对杨女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让杨女士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很是心动。很快,俩人就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没过几天,王勇明打来电话,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准备新开一家店,但在广州新店开业,按照当地的风俗需要杨女士以女友的身份赠送花篮,来表达一下心意,这样既能让自己的亲朋好友看到杨女士的心意,自己脸上也有光彩。

听到男友这个要求后,杨女士心想,男友新店开业,自己作为女朋友送些花篮,也是理所应当,便满口答应下来。接着,根据男友王勇明提供的电话,杨女士便联系了当地花店老板张某。通过花店老板的一番介绍,杨女士购买了8个花篮,意为“发”,一共24080元。随后,杨女士按照花店老板提供的账号分两次进行汇款,第一次转了16080元,第二次转了8000元。

24000元买了花篮人消失,警方辗转数地抓获嫌疑人

自从送了花篮后,一反常态,杨女士竟然再也没有接到男友的问候电话。刚开始,杨女士以为男友生意忙顾不过来,但等不及的她,给男友打电话想询问是否收到花篮,但令她失望的是,善解人意体贴知心的男友却联系不上了,拨打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连面都没见过,自己花数万元买花篮,自己是不是被骗了?如梦初醒的杨女士急忙向化工园警方报案。

接到报警后,化工园警方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专案组,展开调查。办案民警们先后辗转广东深圳、梅州等地进行了实地侦查,根据多条线索,终于查询到嫌疑人的踪迹,锁定了户籍为广东梅州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唐某夫妻俩。

随后,办案民警奔赴广东梅州进行布控。经过几天跟踪,于4月18日早晨,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唐某,当场搜查出作案用的POS机11台、作案手机十余台以及笔记本1台,随即,将两名犯罪嫌疑人带回了南京。

夫妻互换角色,“花篮骗局”骗了50万元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刘某、唐某交代了自己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两人先后作案20余起,受害人有20多人,遍布江苏、浙江、黑龙江、云南等地,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据介绍,刘某夫妇分别在网络上找男女朋友,并声称自己单身,做生意,经济实力雄厚。在骗得对方的信任后,通过自己新开分店,要求对方以男女朋友的身份送花篮,并提供夫妻另一方的电话,作为花店老板以便接受汇款。正是通过这种骗局,这对夫妻诈骗屡屡得手。

警方提示: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以交友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屡见不鲜,“花篮”诈骗主要是以婚恋交友的形式,利用受害者寻找对象的急切心理,以花言巧语骗取对方的信任,从而骗取钱财。提醒广大市民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交友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尤其当对方提出索要钱财时,一定要捂紧自己“钱袋”,不要轻易转账、汇款,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责任编辑:myedi]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