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双学位硕士回家创业 卖无公害大闸蟹

江苏要闻2014-08-22 10:3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海归”双学位硕士回家创业 卖无公害大闸蟹

人物:丁晓国,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会计与商法双硕士,生态农产品电商品牌“上引”联合创始人。

上榜理由:2014年,历时2年培育的第一个产品“上引生态大闸蟹”即将上市。从蟹苗选育,到成蟹养殖,再到品牌包装销售,通过整条供应链的质量把控,坚持做安全无公害的生态大闸蟹。

创业感言:难走的都是上坡路。

门外汉合伙创业卖蟹

丁晓国今年30岁,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同时辅修了商法。毕业后,最初的规划是留在澳大利亚做律师。“我从小到大就不安分,也好强,在澳大利亚做了很多兼职,也参与过朋友的小项目,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那种不断探索、不断攀登,站在山顶的那种感觉,脑袋一热就来了趟说回国就回国的旅行。”丁晓国笑着告诉记者。

回国后他和一位朋友一起创业,销售生态大闸蟹。因为和所学专业不沾边,刚进入这个行业遇到的困难比他们预想的要多得多。大闸蟹养殖,需要2年,第一年是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第二年是由扣蟹培育成商品蟹,投入2年的时间去完成大闸蟹的养殖全过程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丁晓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之前在澳大利亚念书,澳洲是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农产品更是如此。而在国内,很多人确实在昧着良心,拿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开玩笑。我就告诉自己,要做生态无公害的产品,去年我选了我们本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大闸蟹作为销售产品。”

闷死大闸蟹险失客户

2013年秋天,丁晓国他们进行尝试性的市场销售,澳门的一位客户买了他们的大闸蟹。“都是精挑细选的好蟹,但是刚好赶上‘秋老虎’。那阵子温度出奇的高,长途运输不停地颠簸,送到后发现大闸蟹死了一大半。”丁晓国他们是第一次运货,在物流方面没有经验,差点失掉澳门的大客户。

经过协商补发货后丁晓国一夜都没合眼,不断联系运送的车辆,等送达之后才松了一口气。他总结经验说,原本以为空运速度快,实则不然,空运交通工具转换较多,且常因流量管制导致时间没有保证,后来他们通过多次摸索,决定使用长途客车的行李箱托运,配合保温箱及冰袋,直达珠海港口,过关进澳门,全程大闸蟹几乎无损。

网销一个月无人问津

今年6月初,丁晓国他们又把业务拓展到网络平台。“刚着手时,很多网络名词都看不懂,只能一个个搜、一个个查。”丁晓国说购物网站是一个平面的展示窗口,图片显得尤为重要,他有一点强迫症,光大闸蟹的图片拍摄,就请了好几拨人,拍出来的效果都不算很好,为此他特地坐车带着螃蟹去苏州请别人拍。

“一个新上线的购物网站店铺几乎得不到什么自然的进店流量,那段时间真的特别难熬,一筹莫展。”丁晓国每天都看着有没有人进店选购。第一周后台显示连进店的都没有,第二周开始有进店的顾客了,但依然没有人咨询购买。“我不断地修改页面设计,优化宝贝的关键词,并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去推广,推掉了所有的饭局和应酬。一个月后,才迎来了第一位客户。”丁晓国说那份喜悦很难表达,特别感激这位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开了一个好头,此后销量虽不大,却在稳定地上涨。

多方支持生意渐入佳境

除了与合伙人相互信赖地进行合作,父母的支持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我父亲是一个很严格的人,他会看着我跌跟头,不会扶我,然后在我爬起后和我分析原因,让我下次不再摔倒。”在父亲眼里丁晓国一直是个孩子。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准备香喷喷的饭菜,看到他们的笑脸,丁晓国觉得疲劳全都消失了,工作也有了动力。

“我很感谢父母对我回国创业的支持,他们不用自己的想法左右我,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发展,这是我最感激他们的地方。”现在丁晓国的生意已逐渐步入正轨,他负责产品的质量把控和品牌整体的定位,合伙人负责营销和用户体验。他说会继续坚持做无公害的安全食品,让每一个客户都吃得放心。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