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考古发掘青石街民国建筑 目前无重大发现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7-08-22 08:22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新街口青石街,一排溜的民国建筑背后,曾经有什么历史秘辛?1500多年前,这里就如同现在这样热闹繁华吗?一个多月前,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进驻新街口青石街地块,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8月21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考古发掘到的是明清文化地层,考古人员依然在向更深的文化地层发掘中。因为,这里是南京地下文物重点埋藏区,在1500多年前,这里是六朝皇宫西墙外。

南京考古发掘青石街民国建筑 目前无重大发现

青石村地块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南京考古发掘青石街民国建筑 目前无重大发现

青石街的民国建筑

见习记者 韩雨霁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在六朝核心区,目前尚无重大发现

青石街是一条百余米长的巷子,巷子北侧是一排民国建筑。这些民国建筑都是砖混结构,仔细看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写着“青村”“海山村”。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如今,“青村”“海山村”已经人去楼空。

不过,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民国建筑背后出现了一块考古工地。每天,站在旁边的写字楼里,都可以看到工人们挥着铲子、拿着小锹在忙碌的身影。由于地层在一点点往下推进,可以看到露出地表的有一些石墩子,还有一些水泥柱子。“这些石墩子和水泥柱子,是什么意思?”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杨先生致电现代快报,并来询问。

“根据南京市相关规定,土地出让前,要对地下文物重点埋藏区先考古。青石街地块就是南京市划定的地下文物重点埋藏区之一,是六朝核心区。”一位知情专家介绍说,在一个多月前,考古队入驻进行考古发掘。

一个多月来,考古人员清理出了一些现代建筑用的柱子,还有明清时期的文化层。目前并没有重大发现。“目前距离地表一米左右,根据经验,六朝文化层在距离地表三四米之下。”专家说,距离地表越近,年代越近;距离地表越深,年代越久远。

“六朝时期的皇宫在大行宫一带。”专家说,根据之前的考古发掘以及相关史料推测,目前发掘的地块,在六朝皇宫西墙外,距离皇宫1公里左右,当年,这里肯定很精彩。

2008年,新街口曾发现“六朝的微笑”

从公元229年到公元589年的300多年间,先后有孙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相继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料记载,六朝时期的南京热闹繁华,尤其是梁朝时期,是一座有着百万人口、举世闻名的古代东方国际化大都市。

但这样一座繁华大都市,在隋朝灭陈后,遭到了“平荡耕垦”,城池和宫廷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六朝建康城的繁华,只能通过考古来“还原”。2008年,因为德基广场建设,南京市考古部门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当时清理出了一口梁朝时期的废井。“那口废井靠近中山东路,距离现在考古发掘的地块几百米远。”一位曾经主持当年考古发掘的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在废井中出土了很多鎏金佛像。据了解,2008年在德基广场出土的鎏金佛像,大约造于公元527年,这些佛像都是嘴角略微上翘、面露微笑,被认为是“六朝的微笑”。

1500多年前,这里是高等级寺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古诗,小学生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考古学家认为,其实在南朝时期,远不止480座寺庙。“从我们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德基广场的地下,在1500多年前,应该是一座高等级的寺庙。”专家介绍说,因为井里出土了很多鎏金佛像,加上考古遗迹以及文献史料,可以推断出那是一座寺庙,只是这座寺庙的规模有多大、是否和梁武帝有一定联系,还无从考证。

目前正在考古发掘的青石街地块,会不会是寺庙的一部分?这位专家表示,目前无法判断。当年的考古面积不大,和现在的考古工地相隔几百米远。“不管是什么建筑遗址,应该都挺重要的,毕竟,这里是皇宫西墙外。”

[责任编辑:解月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