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自荣 江荣 记者 王晓宇)大宝带二宝,问题真不少。近日,连云港市儿童医院接连接诊几起儿童因为误服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其中有两例都是家中大宝照顾二宝,因为年龄太小导致的意外。
8 月 6 日下午,连云港市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送来一名 5 岁男孩,男孩到医院时,已是意识模糊,醉眼朦胧,手脚发烫,呼吸深慢,并伴着一股刺激的酒精味儿,嘴里还在嘟囔着:"姐姐,不辣"。
原来,当天下午,这名男孩跟 9 岁的姐姐两人在家玩耍,无聊之余,姐姐想出了一个刺激的游戏:看看弟弟的酒量有多大。随后,姐姐对弟弟进行一番洗脑,弟弟也很好奇酒是啥滋味,平时,总看到爸爸每顿饭前都要小酌两杯。在姐姐的劝说下,弟弟将爸爸喝剩下的二两白酒全喝掉了。
没一会儿,弟弟就开始呕吐不止,敲着脑袋喊头疼,走路也不停打转,姐姐害怕极了,赶紧给正在上班的妈妈打电话,妈妈赶紧叫了救护车把儿子送到了医院抢救。所幸救援及时,孩子没有大碍,"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出现中毒性昏迷甚至死亡。"
而就在前一晚,该科刚接诊过一例 22 个月大女孩误服中毒的病例。8 月 5 日晚上,刘女士在家洗澡,让 8 岁的大女儿带着 22 个月的妹妹在卧室里玩,不一会,刘女士突然听到二宝撕心裂肺地大哭,吓得她急忙跑到卧室,一进门就看到二宝嘴巴里有白色颗粒,还有血,看到旁边躺着自己打算丢弃的管道清洁剂瓶子,询问大宝才知道妹妹一直在玩瓶子,后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了。
刘女士一听,赶紧抱着二宝赶往医院。"孩子来的时候,精神萎靡,哭声无力,口腔黏膜、牙龈、舌头都在流血,时有呕吐,为粘液样物质,伴大量血性分泌物。"医生经过讨论,根据临床经验以及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患儿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并赢得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患儿脱险。
连云港市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骆培良介绍,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暑假期间,该科平均每月接诊误服、意外伤害患儿三四例。降压药、农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洁厕剂、洗衣粉 …… 几乎误服什么的都有。
骆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大部分青少年以及婴幼儿好奇心强、探索欲高、自我保护意识匮乏,家长们应多加防范、正面教育。平时就要把家用清洁剂、擦鞋剂、洁厕剂以及各种药物等有毒有害物品放在孩子看不到、接触不到的地方。家中有婴幼儿的,一定要留有大人照顾,切不可让孩子照顾孩子,防止意外发生。
另外,在喂孩子吃药时,也不要把药物说成是糖果进行哄骗,以免让孩子在概念上形成混淆。万一发生孩子误服,应第一时间催吐或就近就医,同时不要忘记带上误服的物品,供医生诊断,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