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迎来两名独特身份新生 民族为“穿青人”

江苏要闻新华报业网2017-09-11 14:2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这两天,南通大学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2017级新生,灿烂的笑脸、活力的面庞,在校园里交织成一曲青春交响曲。今年南通大学共招收了来自于藏族、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254名学生,其中还有两名被列为56个民族外“未识别民族”的穿青人,分别是来自贵州六盘水的机械工程学院新生陈旷宇和来自贵州毕节的交通学院新生张小进。

南通大学迎来两名被列为未识别民族新生

南通大学迎来两名独特身份新生 民族为“穿青人”

图为新生陈旷宇,他是我国“未识别民族”穿青人中的一员。

为了能够早些了解江苏的风光、适应学校的情况,9月6号早上7点,陈旷宇与父亲搭上了前往贵阳的火车。从贵阳再乘飞机到上海,再从上海转客车到南通。经过9个多小时的辗转跋涉,终于来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南通大学。

“茄子。”“耶!”9日上午,父亲为陈旷宇拍下了来到南通大学的第一张照片,他的身后,有着银光闪闪的“南通大学”四个字。“南通大学很漂亮!”陈旷宇站在校门口开心地比V,“我现在就把照片发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有机会一定要接母亲来大学亲眼看看。”一直以来,南通大学对于陈旷宇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从高二的时候就励志报考南通大学!”陈旷宇表示,“测控专业涉猎广泛,希望自己四年好好学习,争取在南通发展下去,有能力之后还要为社会、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自己的民族,许多人感觉很陌生,但陈旷宇却满是自豪。在56个民族中,并没有穿青人的记录,是我国“未识别民族”,这个民族的人原从广西迁移,受汉文化逐渐影响,后来到云南贵州区域和当地民族一起生活,由穿戴服饰为青色而得名。“尽管穿青人被国家定为‘未识别民族’,但是我们的身份证在民族一栏已经写上‘穿青人’。”对于自己独特的身份,陈旷宇每次都乐于向同学们介绍。

和陈旷宇同是穿青人的女生张小进背着一个肩包,提着一只行李箱,带着父母满满的牵挂来到了南通。张小进学的专业是交通工程。站在学校门前,她思绪万千,“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情也很复杂,庆幸自己没有落榜,也很伤感离家太远,而且一路上自己一个女生还是有些害怕的。”张小进告诉记者,“但当我踏进校园,都是学长们热情的笑脸和周到的服务,我就深切地感觉到这里的美好,对家的想念也减轻了。”

[责任编辑:今日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