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警方打掉一制假团伙 涉案金额3亿多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8-09-12 08:0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扬州警方打掉一制假团伙 涉案金额3亿多

警方查获的制假现场 通讯员供图

如果你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了3M口罩,可要小心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冒牌货。日前,扬州江都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打掉一生产假冒3M口罩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额达3亿多元。目前,该团伙的17名主要成员已被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抢抓商机,开厂生产口罩

二十多年前,年轻的肖红离开江都到东北打工。在那里,她结识了当地男子汪东,后来组建了家庭。

肖红与汪东注意到,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很多人出门都戴上口罩防护,对口罩需求量很大。两人聊天时灵光一闪,产生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投资开厂,专门生产口罩。

说干就干。2009年,肖红与汪东带着打工多年攒下的钱回到江都。在家人协助下,他们找到了生产场所,买了转盘机、焊接机等生产设备,注册成立了一家防护服品厂。

追逐高利,假冒国际大牌

厂子开下来了,夫妻俩也很勤奋,但他们生产的口罩销量并不理想,有时甚至很久接不到一单业务。就在两人为企业的生存焦虑时,“转机”出现了。一天,他们接到一个外地客户的咨询,问他们有没有3M防护口罩卖。

客户的咨询,给了夫妻俩“启示”。他们琢磨,能不能在厂里生产的口罩上印上3M商标,这样就能打开市场了。

夫妻俩虽然知道冒用其他品牌不对,但为了谋利铤而走险。

他们联系上模具商,让对方制作3M商标模具。用这个模具蘸上油墨,一盖,3M标志便清晰地印在他们生产的口罩上。

一只3M口罩售价十元左右,他们只卖一元上下。如此一来,他们假冒的3M口罩销路大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

生意越来越好,他们的假冒行为愈发肆无忌惮,引起相关方面注意。这期间,他们在淘宝网上开的两个店铺,均遭投诉被封,但他们没有引以为戒。

最终,他们的假冒行为被3M公司发现了。3M公司立即委托相关单位摸实情况,并向警方报案。

落入法网,致富梦想泡汤

去年11月30日,江都区公安局经侦大队与辖区派出所联合行动,对该造假窝点采取行动。该窝点租用他人厂房,车间、仓库、宿舍等布局分散,且有些车间拉着窗帘,卷帘门呈半卷或关闭状态。办案民警对厂区房屋进行仔细搜查,并走访周边群众,最终将该窝点的所有场所全部找出,对肖红等涉案人员现场控制。

“当我们打开仓库,看到里面堆积如山的口罩时都愣住了。”办案民警介绍,仅扣押搬运这些货物,他们就用卡车运了一天半。“生产条件简陋,达不到无菌操作的标准。用这种产品,不但达不到防尘效果,可能还会因为产品质量不达标,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经初步侦查,该窝点假冒3M产品的案值超过一千万元。

得知造假行为暴露,当天不在现场的汪东躲了起来。两天后,他托人找到负责此案的经侦大队民警,送上大额现金意图说情,被民警拒绝。

慑于警方压力,汪东于12月3日投案自首。至此,该造假窝点被捣毁。警方顺藤摸瓜,对该案的上、下游的印刷、包装、销售等犯罪环节进行全面侦查。在此后的10个月时间里,办案民警奔赴浙江、广东、山东、河北、上海等地,进行蹲守摸排。根据对前期破获的汪东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的线索追踪和研判,办案民警对多地以生产、包装为主的涉案单位和人员进行查处,并对涉案资金账户进行查控。

案件的侦办得到公安部的高度重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办过程中扣押的假冒“3M”注册商标口罩成品和半成品,以及前期查获的假冒3M产品,涉案总价值达3亿余元。

目前,该假冒知名注册商标团伙的17名主要成员已被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文中人物均系化名)(臧晓松)

[责任编辑:解月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