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号早晨,本台报道了一对夫妻3年不间断为儿子邵达按压辅助呼吸,用双手延续孩子生命一事,邵达生病十八年,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不少听众,有的人通过本台向这家人捐款。记者今天(17日)从徐州慈善总会了解到,他们已经收到意向性捐款五万元,很快就可以为邵达购买呼吸机等,而喜欢写诗的邵达也给记者发来一首小诗,感谢帮助他的人。
各地听众献爱心 医生专程探病情
报道播出后,省内各地听众打进本台热线电话,提供治疗信息并表示要为这家人捐款,尽一点绵薄之力,无锡听众范女士说:“我主要觉得挺感动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一点给别人家一点温暖吧,我准备直接汇款捐钱。”
邵达的病情,也让徐州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史江峰十分牵挂,他专程去邵达家里检查病情。
史江峰:“这个孩子全身营养状况很差,胸部的肋骨一根一根都能看得见,而且因为肌力不平衡,胸廓变形而且四肢严重肌肉萎缩,除了手部能抓握,目前呼吸肌受累。”
父母18年护理水平让医生敬佩
记者第一次走进邵达的家看到,屋内除了一台旧电脑和亲戚资助的空调外,没有值钱的家电,家具已经陈旧,床上的被褥虽然有些凌乱,但是比较干净。虽然邵达卧床多年,可是屋内却没有一点异味。史江峰说,这样的护理水平让他觉得敬佩。
史江峰:“检查了一下他身上没有褥疮这就是很难得的,因为他睡的是硬板床,铺一个简单的棉被,就是护理的很到位,有的病人卧床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现这种(褥疮)情况,所以她母亲不停给他翻身。”
呼吸机救助款已到位 邵达写诗感恩
邵达无法自主呼吸,家里经济拮据无力购买呼吸机,父母的双手成了孩子的“人肉呼吸机”,三年3000多万次的按压延续着他的生命,目前,邵达不仅需要呼吸机,也需要护理摇床及气垫、护垫、氧气机,购买这些需要4万多元,17号上午,徐州慈善总会已经收到五万元意向捐款。救助管理部主任张金婷:“有一家单位他们个人集资准备捐五千块钱,再一个就是大许镇政府也准备给他捐五千块钱,还有一个爱心市民他打算把他的画卖掉以后捐四万元,落实之后我们会第一时间会把这几种设备采购来,减轻他们家庭的压力,来更长延缓孩子的生命。”
记者把情况反馈给邵达的母亲,她在电话中没说几乎话,就抽泣起来,她说儿子昨晚就写了一首小诗,要感谢帮助他的人。看着这些文字,记者仿佛感到,邵达年轻的身影正在奔跑。
邵达:“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真心谢谢你,你们的关心我不会忘记,我要有能力定会回报给你,我想告诉叔叔阿姨,给了我勇气,我绝对不会哭泣。”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