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
眼看董良杰成气候薛蛮子投资200万
眼看董良杰在网上逐渐成了气候,又考虑到其专业背景,薛蛮子觉得,董的净水器开发后有市场潜力。今年1月,薛蛮子终于出手了,他给董投资200万元,其中100万是自己投资,另外100万出自其与他人合作的公司。薛摇身一变成为董良杰公司的股东。在获得薛的投资后,董良杰的专利产品也开始正式投入量产。
但董良杰的发财梦没能做太久,9月11日,董良杰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中国净水界的乔布斯”梦断高墙。
记者了解到,进入看守所后的董良杰情绪低落。董良杰说,问题微博给当地产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补上迟来的道歉”。董良杰说,在微博上做科普也好,传播其他信息也好,希望以他为戒,“严格遵守科普的职业道德,提供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给公众”,他进来后才发现,“自由和尊严比名声和财富更重要”。
薛蛮子也表示,作为一名影响力比董良杰大得多的网络大V,盲目地转发微博,“影响到了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不经核实就转发是不负责任的,忽视了作为大V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恐慌营销
网扒论文断章取义搞恐慌营销卖产品
据北京警方披露,董良杰发布的所谓“科普”微博,都将网上一些仅是学术探讨性质的论文中未定论观点,“嫁接”编造发布在微博上。
其中,“自来水里有避孕药”事件,就是来自一篇他人的论文。原论文作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只提到水源中检出这类物质,并不等于“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也未提及是自来水,董的微博是误导。
在炮制“舟山人头发里汞超标”的微博时,两条微博薛蛮子都进行了转发,但薛蛮子承认,事后他还曾带着粉丝一块儿去舟山吃了鱼。有网友指出,这个董发布的数据来自网站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日本人和中国台湾人的头发中含汞量都比舟山高,但董只截取了一部分。
在炮制“南京农大动物学院研究员随机检测南京市场上猪肉,发现南京猪肉铅超标率达38%”的微博中,董良杰这组数据也被查出来自在校研究生发表在2011年7月25日的论文《南京和潍坊猪肉中重金属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调查》,但论文引用的是“高品质绿色”标准,并不是“常规无公害”标准,前者是更高标准,后者是通行标准。
董良杰说,他积累人气,就是为了节省大批的广告费和代言费,因为微博上基本上不花钱。有网友就指出,作为卖净水设备的公司,“传谣背后潜伏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并指董的这种策略实际上是一种“恐慌营销”。
■对话
薛蛮子并非“因言获罪”
近期,国信办、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网络谣言,受到广泛关注。昨天,针对公众关心的网络谣言如何界定、“薛蛮子”被抓是否因为是“大V”、“转发谣言信息500次”以上是否判刑、网站在治理网络谣言中应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国信办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被抓无关大V身份
记者:有人说薛蛮子被查出是“因言获罪”?
国信办:最近查处的多名利用互联网制造和故意传播谣言人员,有的是为达到个人目的、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故意造谣传谣,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有些人因违法犯罪被查处,可能其在网上影响较大,有舆论避开其违法行为,只强调“大V”或网络名人,甚至造谣说“因言获罪”,这是误导。如“薛蛮子”被依法查处是因为嫖娼、聚众淫乱及涉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和他的“大V”身份无关。
构成犯罪才可判刑
记者:是不是造谣就要受到刑事追究?
国信办:造谣诽谤,伤害了他人或社会,当然要承担责任,这是无可非议的。对于不是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以批评、教育为主。最高法发言人曾指出,即使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不属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网上散布的,就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对于“两高”相关司法解释,表述为谣言信息转发达500次、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就可被判刑准确吗?
国信办: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即可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显然,根据这一规定,被转发500次的对象是特定的诽谤信息,而不是其他信息。
网络不是谣言空间
记者:有网民说整治网络谣言就是压制言论?
答:这是错误的观点。打击网络谣言有利于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网络空间不能成为谣言空间。放任谣言传播,无异自毁网络。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允许谣言传播。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无法无天,必须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为前提,自由不应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 2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