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遗址玻璃塔主体封顶 2014年开放

江苏要闻2013-10-04 09:2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大报恩寺遗址玻璃塔主体封顶 2014年开放

原来的地宫部分如今已经被这一塔形建筑罩在下面

站在老城南远眺,中华门外一座塔形建筑已见雏形。近日有不少读者向扬子晚报询问,这一悄悄冒出来的塔形建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记者昨日现场探访后了解到,这是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上兴建的一座钢结构玻璃塔。

现场:18层玻璃塔罩住地宫遗址

在中华门外晨光厂附近的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工地内,施工人员正在忙碌着。扬子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的地宫部分如今已经被这一塔形建筑罩在下面。和一般的砖结构或是木结构的佛塔不一样,大报恩寺遗址上的这座塔是用钢材搭建的,如今主体结构已经到顶,塔刹也已经竖立起来,但外立面还没有装起来,可以说是只见骨架。记者走近一看,这座八角塔的设计很特别,底座是一个拱形结构,保护着下面的地宫,依次往上看,每个塔层的间隔并不是一样大。如果算上底座的话,这一宝塔一共有18层。“外面的还没有弄呢,将来是全部要装玻璃的,”现场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座塔刚刚完成了主体结构,接下来的外立面和内部装修更加复杂。

进展:2014年青奥会建成开放

这座已现雏形的宝塔是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配套建设项目的一部分。现场施工方展示的材料显示,这一项目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整体规划用地北临秦淮河。具体位置是,南抵应天路高架,西到雨花路,东至1865园区,整体规划用地面积约16.56公顷。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这一工程实际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区以大报恩寺遗址的保护和展示为主题功能,占地约9.17公顷,已经发掘的山门、天王殿、主殿、塔基、观音殿、法堂、画廊等分布在中轴线上的遗址均处于这一区域。南区是三藏殿遗存保护区及文化配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7.39公顷,目前南区的拆迁工作还没有完成。

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北区在2014年青奥会前完成主体部分,并酝酿对外开放。这一率先亮相的部分以大报恩寺遗址到南侧的现状道路为界,规划用地面积约7.18公顷,具体建设项目名为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这一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究竟有哪些内容?记者获得了一份施工方案,这一遗址博物馆可以说是整个遗址公园的核心建筑,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展示大报恩寺遗址及出土文物,并且是展陈汉文大藏经及相关佛教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是由一号建筑(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保护建筑),二号建筑(含画廊等遗址保护),三号建筑(碑亭重建/御碑保护建筑),寺院内大殿遗址及观音殿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四元西侧香水河遗址保护和展示,及相关配套服务管理设施等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根据施工单位的计划,这一项目将于明年4月底完成。而如今伫立在中华门外的钢结构宝塔,就是项目中所称的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保护建筑。(仇惠栋)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