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学生小王爱喝饮料,只要口渴第一反应就是,喝雪碧、可乐等饮料解渴。
上周,小王忽然晕倒在路边,医生检查后吓了一跳,,小王的血糖值竟高达88mmol/L,,几乎达到正常人的18倍!
小伙忽然晕倒路边血糖高出常人18倍
小王今年22岁,体重达到了200斤。9月底,小王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患了“感冒”:“觉得头疼,晕晕的,浑身好像没有力气一样,还总感觉特别渴,很难受。”由于时不时感觉口干舌燥,小王又忍不住买饮料来“止渴”。10月3日下午,正在外面走路的小王忽然晕倒在路边,过路的群众见状赶忙拨打了120。
扬州东方医院急诊科医生吕国俊为小王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小王的血糖值竟达到了88mmol/L。“患者送来的时候已经昏迷,神志不清。我们用血糖仪为他测量血糖,发现‘爆表了’,读不出数据。后经过详细检测,我们发现患者血糖值竟然这么高,比正常人高出了18倍!”
原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53个小时保住性命
随后小王被紧急送往ICU进行抢救。重症医学科主任李言顺介绍说,小王的症状属于糖尿病引发的“酮症酸中毒”。“患者早期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血糖值异常,随后发生了昏迷,这些都是‘酮症酸中毒’的表现。”李言顺表示,这些都是糖尿病造成的。“一般来说人体血液中酮体浓度很低,但由于糖尿病引起胰岛素不足时,体内酮体产生堆积,血酮体浓度过高,就会引发酮症酸中毒。”
经过53个小时的紧急抢救,小王总算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10号,小王病情稳定已出院。
饮料当水喝,每天四五瓶结果引发酮症酸中毒
对于如此年轻的小伙患上这种疾病,李言顺分析,这完全是由于小王的饮食习惯导致。据小王说,平时他从来不喝白开水,雪碧、可乐等饮料是他的最爱。“平日里只想喝饮料,口渴了都会买瓶可乐‘过过瘾’。”差不多每天小王要喝上四五瓶,几乎把饮料当水喝,他认为既解渴又好喝。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只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和适当地口服降压药就可达到一定的效果,很少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李言顺说,但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了糖尿病,还摄入如此大量的饮料,这才引起问题。
近年来,糖尿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医生分析,除了遗传因素,更多的是后天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造成的,尤其是现代人生活不规律、吃太多高热量和含激素的食品、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导致“小胖墩”也越来越多。“所以,糖尿病发病呈现大众化、低龄化的趋势。”
小心,糖尿病爱找这些人!
1四十岁以上的人
健康人在40岁时就需要筛查糖尿病了,第一次筛查结果正常的人,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2胖人、或亲属中有糖尿病人
针对未成年高危人群(肥胖、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等),建议应从10岁开始筛查,一般查空腹血糖即可,第一次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3心率快的人
心跳越快的人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威胁。安静状态下心率越高,其身体自动调节功能较差,越容易罹患糖尿病。
4爱熬夜的人
通宵熬夜一晚也很有可能对你的基因产生长期影响。一夜不睡会扰乱我们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5不爱吃早饭的人
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与每天都食用早餐的孩子相比,那些经常不吃早餐的孩子在禁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会高出26%,他们胰岛素的抵抗性也会高出26%。
6倒班族
不规则的上班时间会扰乱人体的生理节奏,从而会对血糖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影响。
7压力大的人
如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又没有及时地通过运动消耗,人体内脂肪酸上升就会刺激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又让这些脂肪酸合成脂肪,积存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存积在肚子里就成了“将军肚”。
8生了胖孩子的妈妈
临床中越来越多年轻时生育八斤以上巨大儿的孕妈妈,人到中年时会出现血糖异常及糖尿病症状。
9血脂高的人
长期的甘油三酯升高,易导致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升高后,产生脂毒性,对β-细胞有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预防糖尿病,做到这12点
1.吃肉前喝两勺醋(注意空腹食醋易得胃溃疡-编者按)。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2.减轻5%的体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钟。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4.多喝咖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险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约29%;但每天1—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
5.买食物看清高纤维标志。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6.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肠要少吃。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专家建议,应偶尔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建议,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10.睡眠在6—8小时之间。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11.不要独居。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5倍。专家建议,即使独居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岁后多关注血糖。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
再也不多喝饮料了,还是白开水最健康!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