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六位老人相约捐献遗体 望得到子女理解

江苏要闻无锡日报2017-10-17 09:5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这不仅是一件造福后代的好事情,也是我们生命的别样延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理解并参与。”73岁的惠山区长安街道金惠社区胡家渡村老支书胡荣度如此表示。上个周末,该社区包括胡荣度在内的6位老人集体签署了遗体捐献书,相约离世后捐献遗体。其中,既有党龄超过40年的老党员,也有劳动模范和“五保”老人。

记者见到几位老人时,第一印象是大家虽然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赠人鲜花,手留余香。能帮助他人,生命就变得更有意义。”老人们反复强调这句话。一位74岁的胡姓老人告诉记者,很多年前村里一对老夫妻去世后,子女遵照遗嘱将他们的骨灰撒入锡北运河,那件事让他十分震撼,他以往关于身后事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在通过电视、报纸等接触到遗体捐献相关知识后,老胡便萌生了这一想法,只是不知道捐献的渠道。当社区工作人员到村中宣传遗体捐献时,他立刻去做了登记,“这些年家中贫困,经常受到政府和邻里关照,死后捐献遗体也是我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不少老人表示,刚开始提出去世后捐献自己的角膜和遗体时,家人都有过抵触情绪。有的老人填好登记表很久了,子女还没签字,老人甚至动过模仿子女笔迹偷偷代签的念头。但通过慢慢劝说,家人最终都接受了,有的甚至被父母的执着所感动,也有了去世后捐献自己遗体的想法。胡荣度说,中国人传统思想讲究入土为安,儿女要为父母养老送终,“我们去世了两眼一闭,啥都不知道了,可儿女们却要承担社会上的压力和旁人的闲言碎语,他们最终能够选择尊重我们,我觉得很欣慰。”

一个小村庄,何以有那么多人选择捐献遗体?据了解,胡家渡村民风淳朴,常常涌现见义勇为的事迹,久而久之,村民中形成了一种乐观向上、争当先进的氛围。

前些日子相关工作人员来村里宣讲遗体捐献知识时,许多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自发前往热心帮忙宣传,“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更多人了解到捐献遗体的公益性,比我们工作人员的宣传来得更有效果。”说来也巧,自从6位老人集体捐献遗体的消息在村民中传开,社区咨询热线就“热”了起来,以前一个月仅能接到几个电话,现在两三天就有人打电话来咨询捐献事宜。

(马悦)

[责任编辑:心之泪雨]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