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承文化打造绿色福利 重要道路仍种法桐

江苏要闻2013-10-17 17:5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法桐林荫大道是南京人引以为傲的一张绿色名片。今后,这张名片将得到保护和传承。未来,南京主城范围内连接老城的重要道路延续法桐的种植,江北新区及麒麟的重要轴线如中央公园两侧延续主城法桐文化。

昨天,南京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出台的文件提出,未来主城范围内连接老城的重要道路延续法桐的种植,江北新区及麒麟的重要轴线如中央公园两侧延续主城法桐文化。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批评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觉悟和境界,用“十年挖一口井”的心态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今年以来,南京的环境投诉占全省1/3

“南京人民对绿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绿色福利’的期盼更高。然而,近年来市民对生态环境却越来越不满意。”杨卫泽随后报了一组数据:今年1-8月份,南京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诉达到1.6万多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1/3;最近,省里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南京排名第五。

“绿水青山等于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不等于绿水青山。”杨卫泽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

他特别提到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张思德》。“从现在生态文明的角度看,不仅要看到‘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还要看到大自然对‘人定胜天’的惩罚和报复。”

“我第一次去陕西延安,站在宝塔山顶上,一阵沙尘暴吹来,从头吹到尾,变成了‘沙人’。”他坦言,歌词中说这里“沿河的水清又清”,但他看到的是沿河的水干又干,干得底朝天。

“去陕西的黄帝陵,大家说这里的风水好,有参天大树,可出了黄帝陵就没有大树了,说到底因为没有人敢砍树。”他认为,就像中山陵一样,没人敢砍这里的树。

主城连接老城的重要道路将种植法桐

浓荫蔽日的法桐“手牵手”形成的一条条林荫大道,是南京人引以为傲的一张绿色名片。今后,南京独特的“法桐文化”将继续保护传承。

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对老城现有法桐,以及特色道路如进香河路水杉、北京西路银杏等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凸显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林荫大道系统,展现沿线的重要近现代建筑,展现南京特有的民国文化以及法桐林荫道文化。

在去年的南京市两会上,杨卫泽曾痛惜地表示,林荫大道是南京的特色风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现在很多道路都没能延续林荫大道的文脉。

据悉,未来,主城范围内连接老城的重要道路将延续法桐的种植,江北新区及麒麟的重要轴线如中央公园两侧也延续主城法桐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