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顾名思义,包括“针”和“灸”,作用于经络穴位,对软组织疼痛、面瘫偏瘫、血管性头痛等疗效显著。但是如果碰到了一些私人诊所的“神医”来给你针灸,那么针灸可不是治病,而是“要命”了。家住徐州金山桥附近碧螺小区的郑老太今年78岁高龄,持续的胸闷、心悸、头痛折磨的郑老太痛苦不堪。两天前郑老太听邻居说自家附近的私人诊所有种神奇的“针灸治疗”可以缓解自己这种症状,便央着家人陪她前往诊所进行针灸治疗,不曾料想郑老太在私人诊所进行针灸时,一截针灸针竟然断在了郑老太的左臂肌肉层里。一番惊险之后,昨天下午,郑老太终于在徐州仁慈医院进行手术才取出左臂内针灸断针,长约5厘米,跟注射器上的针头一样长。
私人诊所做针灸,痛苦不堪针口肿
郑老太今年78岁,徐州人,家住在徐州金山桥附近的碧螺小区。前天下午,刚刚在自家附近的私人诊所做完针灸的郑老太觉得左臂下侧的针眼处有一些肿痛,以为是针灸在发挥效用,还乐的不轻。“我觉得针眼痛的话,我的病应该就能好了呢。”郑老太说。谁曾料想郑老太第二天起床后发现自己的左臂下侧红肿不已,针眼处还有些黄水。郑老太的女儿看到后,当即判断针眼处可能进了一些“脏东西”,随后把郑老太送到了徐州仁慈医院,此时,距离郑老太针灸结束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
在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一病区主任李甲安排郑老太接受X线检查,结果发现,郑老太的左臂下侧针眼处已经形成血肿,而CR片子正中赫然显示郑老太的左臂下侧中有一根长约5厘米,跟注射器上的针头一样长的针灸断针!此时针灸断针已经在78岁高龄的郑老太左臂里呆了14个小时了,事不宜迟,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一病区李甲主任考虑到郑老太的年龄,且针灸用针又细又软,随着肌肉运动收缩,可能四处“游离”,犹如一颗小石子掉进沙堆,要准确“定位”断针位置很困难,因为郑老太刚做完检查与进手术室这个期间,断针都可能“移位”!
C型臂定位取断针,终于取出“罪魁祸针”
在郑老太此次术前,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李甲主任利用C型臂做好断针定位,然后术中进行再次定位,因为针灸断针随着肌肉运动收缩,可能四处“游离”,只能按照解剖层次一点一点往下走,根据C型臂的定位,终于在距离定位点3cm的肌肉层内找到了这根惹事的断针!大家送了一口气,李甲主任随即迅速的拔出了这根惹事的断针。
据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一病区李甲主任介绍说,类似郑老太这种针灸“断针”在体内的例子,有些与针体质量有关,有些是因为针灸师操作不当,甚至有些是因为被针灸者“针感”较强,下针时受刺激,肌肉收缩、痉挛,导致针体变弯,在中医上叫“滞针”。为避免这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建议市民扎针灸时,尽量选择正规医院。
相关链接
1、针灸有断针危险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2、针灸有晕针的危险
患者在接受针刺过程中,若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头晕、出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晕厥,很可能是“晕针”。晕针多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或因医生针灸手法刺激过大而导致。发生晕针时,医生应迅速把针取出,让晕针者平卧,并按压相应的穴位,很快就能缓解症状。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抢救。
3、针灸是否有危险
正确规范的针灸操作不会伤及任何器官。但是有些没有培训合格的针灸师有可能会有失误,但是也比较少!但是一旦损伤发生,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大量的针灸穴位中,一些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危险,另外一些却潜在着严重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不熟练或缺乏经验的操作者来说。
针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及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对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患者,应取卧位。针刺手法不宜过重。
2、在位于神经干或神经根部位的腧穴进行针刺时,如病人出现电击样放射感,应立即停针或退针少许,不宜再作大幅度反复捻转提插,以免损伤神经组织。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