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在10岁左右发育期脊柱的状况
北郊中学率先试用可调节课桌椅
“医生,您快看看这孩子怎么了。在学校里做做作业,忽然头就僵了。现在头僵了快一个星期了,痛得孩子说不想上学了。”10月20日上午,满脸痛苦的小静母女来到市二院阳湖院区的骨科就诊。骨科主任徐南伟一查:小静的颈椎畸形反弓很厉害,再严重下去必须借助手术干预来矫正。徐主任说,今年暑假,他和同事们至少接诊了20多位颈椎畸形、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的初中、高中生,他们都需要长时间的矫正,有的甚至需要进行手术。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中医院推拿科的陈剑俊主任,陈主任的“手上”,同样有十多位十四五岁的初中孩子在接受治疗。
在医生们看来,孩子们这么小的年龄就出现严重的颈椎畸形、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和遗传、长期保持不良坐姿、长时间打游戏、躺床上玩手机等因素有关。
记者采访发现,10年来,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了6厘米左右,可课桌椅还是沿用10年前的旧标准。而即便是旧标准,也难执行到位,国标规定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两种尺寸型号的课桌椅,但记者采访了我市十多所中小学,发现没有一个按此要求配备课桌椅。
病例 因颈椎畸形,她接受了整整15年的治疗
经过15年的治疗和纠正,这个暑假,小兰的颈椎弧度终于有点恢复正常了。
小兰从小学3年级到大学毕业,整整15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徐南伟的病人。
“小学3年级时颈椎就出现了畸形。当时给她做了牵引,纠正过来了。但是过了一个月,又弯了。”徐主任说,虽然是女生,但由于长得比同龄人高10厘米左右,小兰不仅仅颈椎出现畸形,初三时,她的脊柱也出现了10度左右的侧弯。
“椅子和课桌的高度,最好和小孩子的身高比例相匹配。”徐主任介绍说,坐得最好的姿势,就是保持两个90°。即坐时保持小腿与大腿呈90°角,大腿与后背呈90°角。而椅子的高度,最好就是小腿的高度。桌子的高度,则是手平放后,臀部到腋窝的距离。这是人坐着时感觉最轻松的位置。
何女士的儿子今年15岁,就读于我市一民办初中二年级,个头已经长到175厘米。前不久何女士去开家长会发现,儿子所在的班级使用的课桌椅仍然与初一年级时用的一样。
“班里有50多人,课桌与课桌之间也挨得很紧。”何女士焦虑不安地说:“难怪孩子回家经常喊脖子疼、腰疼。我只是开家长会坐了不到一小时,就感觉到身体特别不舒服,更不要说孩子每天都要坐在这样的课桌椅上学习近10个小时了。”
中小学阶段正是未成年人发育的年龄,但课桌椅高度却没有随着身体的发育而增高。记者在市区某小学看到,学校的课桌椅高度共分为两个标准:一到三年级使用同一种高度的课桌,约60厘米高,四到六年级使用另一种高度的课桌,约70厘米高。但孩子发育早晚不一样,有的六年级学生140厘米不到,有的已经160厘米了。
“我们班上有四个男生的身高已经超过180厘米了。可是课桌椅一直是老样子‘不长个’。”溧阳某职业学校的姚老师告诉记者,初中的孩子身高低于175厘米的还可以勉强适应,但是到了高中,男孩子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长个子,“隔壁班上有一个男孩子身高长到2米了,你说怎么做作业?家长实在没办法,只好自己定制了一套课桌椅,搬进教室里。”
影响 课桌椅不“合身”,易引发颈椎、腰椎问题
“我们这里一个孩子,才14周岁就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都是30岁以上的成年人才出现症状的病。”市二院的骨科主任徐南伟摇着头说,颈椎畸形、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在孩子身上出现,和他们平常的坐姿密切相关。而和身高不匹配的课桌椅是导致坐姿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主任介绍说,一般来说,女孩在12岁、男孩在14岁左右时,骨骼增大会很快,课桌椅过低,学生容易脊椎过度前曲甚至驼背。而现在孩子的身高和10年前比,平均增高了6厘米左右,这样上肢和下肢的高度加了3厘米左右,椅子和凳子的高度都要平均增高3厘米。“如果课桌太低,孩子们想坐正写作业,身体必须往前倾。而椅子的高度太低,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距离太近,孩子的腿不能自然放直,就会压迫大腿处的血管,肌肉也一直处在紧张状态,特别容易出现疲劳的状态,也会影响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导致近视。”
“有的女孩子脊柱侧弯到达40°到50°。片子拍出来,脊柱呈S形,肩膀一高一低,经过几年的治疗,才整到30度左右。这对她的发育甚至将来生孩子都有影响。”市中医推拿科的陈剑俊主任请家长密切关注孩子在10岁左右发育期的脊柱状况:“让孩子弯一下腰就可以检查了。”
记者发现,在中医院推拿科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中,有许多是大学毕业后刚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的。陈剑俊主任告诉记者,许多人在读书时期就有了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病,但是病症要到成年后才显现。
“如果孩子不能避免不良坐姿,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避免久坐。”陈剑俊呼吁孩子们的家长和老师:“坐满一堂课后,哪怕是10分钟时间,也要把孩子们从座位上赶出来,哪怕跑出去上个厕所也好。”
标准 课桌椅尺寸分10档,一个教室至少有两个尺寸标准
早在1988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学校课桌椅卫生国家标准,后来考虑到青少年平均身高不断增长,2003年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又颁布《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将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桌椅分为10个不同的尺寸档次,不同身高的学生都有相关的尺寸标准,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10类桌椅高度标准,将中小学校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普遍提高7.5厘米,各型号课桌椅高度跨度为14厘米,其中最低为49厘米(小学低年级),最高为76厘米(高中)。
“国家规定,每个班级里,至少配备两种型号以上的课桌椅。一个型号有来去7厘米的高度。这样适应的范围就很大了。”我市卫生监督所监督二科的孙樨陵科长说:“每个孩子都有对应自己身高的配套课桌椅那当然是最理想的,孩子们的颈椎畸形、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固然有学校课桌椅高度和身高不匹配的问题,也有孩子们在家里学习时的不良坐姿以及打游戏、躺在床上玩手机等原因存在。”
记者采访了市区、武进以及金坛等地区十多所中小学后发现,目前学校对于教学用品的采购都是自行决定,国家相关标准也只是作为大致的参考数据,十多所中小学的教室里,没有一个教室配备两种以及两种以上尺寸标准的课桌椅。
起步 今年暑假,我市北郊中学配套了1600套可调节的课桌椅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偶然获悉,今年暑假,我市北郊中学将课桌椅全部更新为可调节的课桌椅。10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北郊中学,七(6)班几位同学热情带记者参观了教室里崭新的课桌椅。
记者坐在这套课桌椅上体验了一把:桌子是板和钢结合的;配套的凳子是塑料和钢结合的;桌面有一定的倾斜度,而且是上掀盖式的;桌子和凳子上都有几层撬得很紧的螺丝钉……
“这是今年在长沙一个教育装备博览会上偶然看到的,桌子和凳子都可以调节,可调节的范围达到10厘米。”市北郊中学副校长徐晶磊告诉记者,他们在购置新课桌时考虑到孩子正处发育期,个体差异大,决定买一套可调节的课桌椅。回来后,他们专门请了浙江一家企业参照博览会上那套课桌椅进行设计,核算下来并不贵,比许多学校采购的实木课桌椅还便宜。
不过,市北郊中学这次订制的可调节课桌椅依然是老式的采用螺丝孔位升降调节高度,每次调节都要请专人前来,而且调节起来也比较困难。从暑假起,学校针对不同孩子的身高来调节新的课桌椅,调了整整一个暑假。
记者了解到,杭州等地许多学校已经用上了更为便捷的手摇式的可调节课桌椅。而手摇式的课桌椅价格则在300多元到600多元。我市许多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并没有发文要求换上可调节的课桌椅,更新课桌椅要看旧桌椅的报废情况。
相关链接
中小学校课桌椅的尺寸标准 (单位:厘米)
型号 桌面高 座面高 标准身高 身高范围
1号 76 44 180.0 >173
2号 73 42 172.5 165~179
3号 70 40 165.0 158~172
4号 67 38 157.5 150~164
5号 64 36 150.0 143~157
6号 61 34 142.5 135~149
7号 58 32 135.0 128~142
8号 55 30 127.5 120~134
9号 52 29 120.0 113~127
10号 49 27 112.5 <119
注:标准身高系指各型号课桌椅最具代表性的身高。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而言,常取中间值。学生身高范围厘米以下需四舍五入。
贺燕 文摄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