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有市民反映,小黄山发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后,吸引了很多人去看稀奇,有人还下网捕捉,严重干扰了桃花水母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居民:很多人来捞水母,说要带回去当宠物养
8月6日,市民在小黄山水潭发现了一种外形奇特的浮游生物,有农林专家认为是一种在地球上生活了约6.5亿年的“活化石”,叫桃花水母,被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色名录最高级——极危物种。
8月13日,记者将小黄山水潭的水样本带往常州正本净水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水质实验室检测。经专业检测发现,小黄山水潭的水质达国家I类水标准,优于自来水。水的pH值为7,呈中性。
在附近住了十多年的陆先生说,消息传开后,几乎整个孟河都晓得了。很多人感到稀奇,在水潭边生活了好几年,没想到潭里还有这样的宝贝。8月、9月天热,很多人都赶去水潭边,有村里的,也有外面来的,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一边游水,一边观赏桃花水母。到了9月下旬天气渐凉,来看稀奇的人比来游水的人还多了。
他经常看到村民来捞水母,少的三四人,多的十几个。早上和傍晚都来,有拿手捧的,有拿矿泉水瓶灌的,有拿塑料袋兜的,还有把遮阳伞倒过来,在水里抄的,那一抄就是几十个啊……真正拿回去的,10个人里只有两三个。捞的人都说因为好玩,比捞金鱼有意思多了。拿回去的,都说想当宠物给养起来,同时给家里的老人小孩都看个稀奇。
林场:挡不住游客的好奇心,大门先后被拆了五六次
负责小黄山日常管护的孟河林场王金华场长介绍,就在媒体报道桃花水母后,水潭就成了知名景点,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参观者和捞者越来越多。王场长说,他们告诉那些人,桃花水母很珍贵,是国家保护动物,别伤害它们吧!有的人听了之后就不捞了,但是更多人不肯听,他们也没真的办法。
为防止有人下潭游水,林场还专门做了钢丝网把水潭围起来,但是根本挡不住游水和参观者的好奇心,大门先后被拆了五六次,他们也补了五六次,还是没用。他们现在管护林场,真的要靠老天帮忙才行,光靠人力已经无法阻挡前赴后继赶往水潭的人们了。
为更好地保护桃花水母,王场长也先后捞了几只做实验,装在瓶里养着,看它们离开水潭环境,能生存多久。但不管是用水潭里的水,还是用自来水,哪怕是往水里投放饵料,这几只桃花水母没有一只能活过两天的。
王场长希望村民和游客能善待桃花水母,让它们自由地、不受打扰地生活在水潭里。
保护:林场设专人看守,镇里将加大规划开发力度
王场长表示,新北区农林局和孟河镇对这个发现都很重视,经常过来看看。他也指派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水潭的保护,早中晚都去水潭边巡视检查,发现有人捞桃花水母立即制止。
孟河镇第三产业发展办公室陆常远经理告诉记者,孟河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既有孟河医派、齐梁故里、孟城老街,又有小黄山这样的优质自然风光,镇政府准备将包括小黄山在内的15平方公里规划和开发出来,在小黄山一带设立自然保护区。
目前,镇里也派城管人员在小黄山周边巡查,严禁倾倒垃圾的行为。同时,他们邀请了多家企业和单位,调研规划小黄山保护,预计10月底就会有初步规划。
(舒翼 文 吴恺 摄)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