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传玉和王月强夫妻俩,在交班时,擦擦车子说说话
下午一点多,的哥王月强醒了,他将早午饭合为一顿,简单吃了点就出了门。他急着替换即将下班的“二驾”。
这名“二驾”不是别人,正是王月强的妻子汤传玉。和其他严格分工的“主驾”“二驾”不同,为了让妻子多休息,王月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十几个小时。
的哥、的姐,是对出租车驾驶员的亲切称呼。他们每天来往于南京的大街小巷,将青春与汗水抛洒在马路上。在这些的哥的姐中,有的还可以称呼为“的哥的嫂”,他们往往是一对夫妻开着一辆出租车,就像王月强夫妻一样。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中北、东方、大件、海博四家出租车公司获悉,南京夫妻档出租车占四大公司总车数近1/10,约有300对。按照这一比例估算,全市“夫妻档”出租车有近千辆。
错开的工作时间,让不少夫妻尝到了一天见不着几面、说不上几句话的辛酸。但是,因为更理解对方的辛苦,“夫妻档”有了比此前更亲密的关系,“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他们的生活,有我们看不到的酸甜苦辣。
夫妻档1
的姐:叶桂霞 的哥:骆传贤
2002年起,开夫妻出租车
辛苦
为了方便照顾家里
她开了8年的晚班
1999年,叶桂霞就加入了的姐行业。她是南京人,老家在栖霞区八卦洲,原本她自己开了一家百货店,生意还不错。但从1996年开始,南京各大超市涌现,小百货店的效益就差了很多。不得已,她就将百货店关了,开起了出租车。
2000年,由于南京市出租车整体更新,叶桂霞趁着这个机会,自己包了一辆车,还雇了一个二驾。这个时候,她兴起了让丈夫和自己一起搭班开车的念头。
“二驾毕竟是雇来的,交接班不方便。”在叶桂霞的劝说下,她的丈夫骆传贤也考了驾照,不过由于当时拿到驾照两年后才可以开出租车,一直到2002年,叶桂霞才正式和丈夫搭档开车。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2004年开始,叶桂霞就改开晚班,每天晚上7点和丈夫交接班,夜里三四点钟回来休息,中午12点起床。这样的作息让叶桂霞有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打扫卫生、洗衣服,再把晚饭做好。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8年。
直到去年的一天,叶桂霞“身体有些吃不消了”,这才又改成了白天上班。
辛酸
房子是一个家,车也是一个家
“我和他从来不在同一个家里”
“开出租车十几年以来,我和他就像有了两个家,车是一个家,房子也是一个家,但我和他从来不在同一个家里。”叶桂霞夫妻俩开出租车以来,相处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好不容易才能见一面。
刚开始,两人交接班的时候还会讲讲话,聊聊天,时间一长两人都很少讲话,所有要交代的事都要写在纸条上,像“车子需要加油”、“车子需要修理”这些话都是写下来,将纸条放在仪表盘上,有时家里的一些琐事,叶桂霞也写下放在桌子上,丈夫下班回来就可以看到。
“你们俩就像有仇一样啊,一个回来一个就走了。”因为两人的相处模式,叶桂霞家的邻居还这样开过玩笑。
其实,为了互相间不打扰对方休息,叶桂霞夫妻俩已经分开睡很长一段时间了,两人有时歇下来,想想觉得心酸,互相安慰“等不开出租车了,再好好相处”。
今年,叶桂霞已经47岁了,丈夫骆传贤51岁,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经济上的负担大大缓解,出车也没有当年那么“拼命”了,“赚得多就高兴,赚得少不是非常着急。”
夫妻档2
的姐:汤传玉 的哥:王月强
2005年起,开夫妻出租车
坚强
为了让妻子有时间照顾家里
他一开就是十几个小时
王月强今年已55岁,是东方出租公司驾驶员。
自2005年原来的单位倒闭后,他就干起了出租车这一行。他的妻子汤传玉原本也是一个驾驶员,工作就是在单位为领导开车。
当年,考虑到夫妻俩一起开车就不用找二驾,交接班也方便,汤传玉就从单位辞职,专心和丈夫一起开出租车。
自从两人都开出租后,生活的节奏变得更快,妻子每天开车回来还做家务、照顾女儿,王月强看着十分心疼。
考虑到妻子做家务很辛苦,王月强只让她从早上7点开到下午一两点,自己却从下午开到凌晨三四点。
王月强这样安排,除了让妻子更好地照顾家庭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妻子身体并不好,每星期要到省中医院打针。
最近,王月强刚检查出来血糖偏高,需要住院,但是因为医院没有多余的床位,他就吃着药等着,老婆身体不好还开车呢,我不能坐家里等着。”王月强说得最多的,是“怕老婆太辛苦”。
- 上一页
- 1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