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四桥公交开通,引来一支“买菜大军”

江苏要闻2013-10-28 19:2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南京四桥公交开通,引来一支“买菜大军”

坐公交车的乘客大都是买菜归来的。

提起买菜,大多数市民都习惯在居住地就近的农贸市场或超市去逛,为的是图方便。可最近,南京出现了一支“买菜大军”,放着家门口菜市场不去,偏爱乘公交过江,到江北的小集镇去买菜,这到底图的啥?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上午前往江北六合东沟农贸市场一探究竟。

通讯员 叶方龙

扬子晚报记者 范晓林 文/摄

市民搭公交过江买菜

早上7点,记者在六合东沟客运站停车场看到,不一会,一辆江南公交公司由仙林开往六合东沟的公交车驶进停车场,车上下来10多名手上提着塑料或编织购物袋的老年市民。此后不久的一辆公交车也是如此。

家住南京东郊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她之前喜欢一大早排队等超市开门,然后跟着附近老年居民一道在超市排队买鸡蛋,或是限时优惠的农副上市菜,可最近听在一起玩的老姐妹讲,江北这里不但农副产品便宜,而且新鲜环保,所以她们几个老姐妹相约一道去实地看看。

记者跟随她们来到江北六合东沟农贸市场,据当地人称,以前这里是古镇集市,如今变成了社区农贸市场。记者现场看到,这些从南京城来的老人买菜专门挑新鲜蔬菜、活鱼鲜虾等水产品,尤其喜欢找那些拎着篮子在路边叫卖的村民。还有的村民索性将熟客带到不远处的自家菜地,边采摘菜边谈价钱做买卖。

不到1小时,这些南京来的老年顾客手上都大包小包装得满满的,一看,有鱼有虾、有肉有蛋、还有山芋、芋头、玉米以及各种新鲜的菌类食材。有的老人有备而来,用起了小拖车,拉车买菜,轻松自在。

一位姓蔡的老先生告诉记者,难得星期天,多买点新鲜的菜,顺便帮子女代买一点,他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跑菜场?有的是帮邻居同事捎带的,也有的是几家人“团购拼买”。

“呼吸清新空气还能捎点新鲜菜,划算”

问及他们为何舍近求远,挤公交车跑江北买菜?他们说:“值得跑一趟。玩玩看看捎带买菜,蛮好的。再说,江北小镇上的菜比南京城便宜、新鲜,大多数是村民当天早上现摘的蔬菜,像草鸡蛋、草鸡都是新鲜的。”此外,记者还了解到,老年人乘车大多有免费待遇,且单程过江40分钟左右,长江四桥基本不堵车,来去方便,按一些老人的话说“相当于打车”。一些老人认为,起个早到江北来,呼吸一些田野新鲜空气,又捎带点新鲜蔬菜回家,来回顶多2小时,既观赏了风景,呼吸了新鲜空气,又凑个热闹,买回价廉物美的新鲜菜,这个买卖划算。

据江南公交司机反映,从仙林到东沟过四桥的这条公交线每隔十多分钟发一班车,据他估算每天有400多名老人过江来买菜,逢周六周日人更多。起先多为住仙林地区居民,最近还有不少是仙林周边地区过来的乘客,这些居民通过地铁换乘到仙林,再从仙林过四桥,这样一来,让双休日早高峰公交运力吃紧。由于来东沟买菜的市民增多,早班公交车变成了“买菜车”。

多说1句

给老人们多点休闲空间

老人组成“买菜大军”过江买菜,这是四桥开通公交后的“衍生品”。一方面,说明四桥公交的开通,确实起到了惠民作用,便利了市民生活;另一方面,老人们以此作为休闲方式也引起少数人质疑,被认为对公交形成压力。这不禁令人慨叹,老人的休闲空间并不多,能否多为他们提供些便利,让他们常出来走走?

有人质疑这支“大军”给公交带来一定压力,若是天天买、周周买,甚至会影响到大部分人的正常通行,实有侵占公共资源之嫌。不可否认,这种压力的确存在。但我们也应反思,如何为老人们增添更多的休闲方式,丰富他们的生活?比如,在老人出行高峰多开一趟车、开辟更多的休闲项目、增加更便利的田园乡村旅游线路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在江南地区设一些江北蔬菜直销点,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买到新鲜菜。 编 者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