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警”与死神赛跑 5年来成功救出61人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8-11-01 07:2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11月1日,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长江大桥应急救生屯兵点成立五周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长江大桥、秦淮河两个应急救生屯兵点的9名民警、16名辅警,坚持做到1分钟出艇,与死神赛跑,五年来成功救助61条鲜活生命,劝阻轻生群众168人。

打破大桥落水"零生还"记录

△2014年4月24日,成功救起一名跳长江大桥女子

2014年4月24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女子来到长江大桥北堡附近,纵身跳入江中,周围市民赶紧拨打电话报警。长江大桥屯兵点民警吕宏伟和耿兵立即登艇,前往事发水域救援。根据警情中提供的地点和水文流向情况,以及桥面热心群众的指引,民警迅速判明落水地点位于江北3号桥墩下游200—300米处。仅用不到4分钟时间,吕宏伟和耿兵就看到了那名女子。当时女子的头部时隐时现,极力挣扎,耿兵果断伸出救援杆引导轻生女子抓杆露头,保持呼吸,防止头部浸入水中,同时用尽全力控制住她的身体,一点点拖向船舷右侧,将她拉了上来。桥上围观群众也不禁长舒一口气,发出热烈欢呼声。

巡逻艇快速靠岸后,民警迅速将该女子抬上警车,就近送往医院。医生在经过详细检查后,确定女子没有生命危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五分钟的救援,一举打破了长江大桥"零生还"历史记录。

五年来,长江大桥、秦淮河两个应急救生屯兵点成功救助61条鲜活生命,劝阻轻生群众168人。

现代快报记者从公安局水上分局了解到,从30米高的桥面落入水中,相当于从10余米高空坠落至水泥地上,生还几率渺茫。以前,长江南京段、秦淮河水域发现的尸体中,90%以上为未知尸体,查证率仅有40%。为了能够查清逝者身份,2015年,水上分局在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陈冶秋领衔的法医团队基础上,积蓄增加法医力量,配备6名民警,4名辅警。法医团队自主研发打捞船艇,使用人像识别技术,建立新型的硅藻实验室,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硅藻项目合作,促使尸源查明率达到90%。五年来,法医团队查明尸源208具。

△法医陈冶秋工作照

寻回逝者遗体给家人最后的安慰

南京江河湖泊分布广、水网密布,境内有长江、滁河、秦淮河、水阳江四大水系,主要河道116条,连接湖泊8座、水库251座。近年来,市里溺水警情多发,长江大桥附近水域和秦淮河更是落水、溺水警情高发区。以往失足落水、失意跳桥者鲜有生还。2013年11月和2015年1月,水上分局先后建立长江大桥应急救生屯兵点、秦淮河应急救生屯兵点,共投入9名民警、16名辅警,配备5艘船艇、2艘高速摩托艇。屯兵点为了1%的生命希望,做好100%的准备,坚持做到1分钟出艇,与死神赛跑,抢抓"黄金五分钟"生命救援时间。

水下打捞能力不足,一直是困扰溺水警情处置工作的短板弱项。面对逝者家人的绝望无助以及水下物证打捞的难题,2016年8月,水上分局组建打捞队,主动承担起全市溺亡警情打捞以及重大刑事案件物证搜索工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成立以来,打捞队积极协助市局刑侦局以及江北新区、鼓楼、雨花台、栖霞、浦口、江宁、溧水、高淳等多个城郊分局和省内周边地区,打捞成功率超过80%,共捞出56具溺亡尸体和12起重大刑事案件物证。

2016年11月23日晚上,秦淮河应急救生屯兵点接到指令,一名17岁高中生从定淮门大桥突然跳入外秦淮河,现已失踪,需要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值班民警发现这名高中生已经没入秦淮河底,在向分局指挥中心报告后,打捞队迅速到达现场。11月的秦淮河河水冰冷刺骨,夜晚的可视条件也很差,一次又一次搜寻无果,打捞队员们没有放弃,望着家属那期待的眼神,他们下决心一定要将遗体找到。整整60个小时,他们先后出动3艘快艇,首次尝试使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等科技装备进行网格化扫测搜索,最终成功将高中生的遗体打捞出水。

民警李卫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打捞工作是很艰苦,但是总得有人来做吧。他们已经失去了孩子,总不能孩子的遗体也见不到吧。"

(警方供图)

[责任编辑:心之泪雨]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