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灏 李早 记者 姜振军)“为了治病,他不得已走上犯罪的道路。”看着一张张为续命而伪造的假发票,民警心情很复杂,虽然涉案金额60万余元的医保金诈骗案破了,可民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犯罪嫌疑人是位癌症病人。11月5日,盐城市公安局城南新区分局新都派出所办案民警向现代快报记者谈起此案时,表示“从情理上讲,确实让人同情;从法律上讲,这是犯罪。”
△ 癌症病人诈骗医保的相关资料 盐城城南警方供图
【无助】为治疗癌症接触药贩子
现年56岁的刘某,是盐城市区一家单位的职工。1997年,他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鼻咽癌。为了治病,他先后赴上海、南京等地医院治疗,花了很多钱。虽然治疗效果很好,但许多进口药却不能报销。这对月收入仅有三四千元的他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几年下来,家中的积蓄便花光了。
2010年的一天,刘某沮丧地站在医院的走廊里发愣,突然一名药贩子凑了过来,“他问我要不要买药,说能帮我安排办住院手续,可以不住院,调剂成进口化疗药帮我治疗,再办理出院手续,这样我就能用住院手续和开具的发票报销。”刘某说,“因为这样能减轻经济负担,我就同意了。”
△ 癌症病人诈骗医保的相关资料 盐城城南警方供图
了解完刘某的病情后,药贩子答应帮他伪造相关证明,并约定时间和地点见面“交货”。“我拿到药和住院、出院等一套手续票据后,给了对方2万多元。”刘某告诉办案民警张淼,之后他拿着这些证明到医保中心报销。
2010年4月30日,刘某来到盐城市医保中心结算窗口,提供三张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门诊发票和他的疾病诊断证明,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现场审核后,打印报销凭证,按照报销的医保费用开具现金支票。刘某记得,第一次报销的医疗费用总额是5万余元,医保中心报销了3.3万余元。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
【案发】18次骗医保基金60余万
2017年6月份,医保中心定期筛选时,发现刘某报销的频率及单次费用较大,不符合常规报销,就把刘某的发票报销票据和住院、出院时间以及门诊记录制成一张表格,拿到涉事医院的财务科去核对,结果发现这些票据都是伪造的。
警方调查显示,2010年4月份至2017年5月份,刘某在盐城市医保部门报销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7份住院以及32份门诊发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3份门诊发票均为伪造,总金额为89万余元。通过18次结报,实际骗取医保基金60万余元。
“我知道肯定不合法,因为我没住院,也没有用发票上面的药,就不应该拿这个发票去报销,但我买了进口药治疗,又不能报销,自己看病花了很多钱,为了生存,只能这样做。”面对民警的讯问,刘某无奈地说。
11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从盐城市公安局城南新区分局了解到,因刘某患有严重疾病,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根据法律规定,警方决定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