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市妇幼保健院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两年前,这个病人整个身体,仅比成人的巴掌大一点……
二胎妈妈6个多月早产
产下2斤婴儿仅成人手掌大
11月16日,仔仔在市妇幼保健院体检,一切正常。要是不说,谁也看不出这个可爱萌娃,当年是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体重仅2斤。
2015年,市民张女士(化名)怀二胎6个多月时,突然出血,出现了早产。经过医生抢救,产下早产儿仔仔。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新萍还记得,当年仔仔情况很不好,出现了呼吸窘迫、口周发绀,抢救时立刻上了无创呼吸机。
“当时宝宝浑身皮肤皱皱的,近似透明,安静地躺在‘暖箱’里,像只小猫。” 吴新萍介绍, 经过80多天抢救,仔仔健康出院。
“一般早产儿都是34-35周出生,而他实在太小了,才6个多月,都不能叫做早产儿,只能算是‘极早早产儿’。”采访中医生还告诉记者,2013年,该院的重症监护室还收治过一位26周的极早早产儿,他体重更轻,只有800克。
扬州去年早产儿约3000左右
占新生儿科患儿的1/4
记者了解到,去年扬州市有4万名新生儿出生,其中约有2500-3000名早产儿。其中,去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患儿2280个左右,而早产儿有500多个,占1/4。“早产儿中极低体重儿有30个,也就是体重低于1.5公斤的。”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亦雄介绍,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扬州市早产儿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孕妇的年龄越来越大,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另外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方式,子宫状态不好,也会导致早产。
那么,什么是早产儿呢?专家介绍,胎龄大于28周小于37周的都属于早产儿。
若早产儿出现异常
家长尽早就诊进行干预治疗
据了解,尽管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隐患。由于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窒息、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
记者了解到,行为异常、智力异常、社交能力异常的儿童占早产儿的6%—7%。妇幼保健院自闭症专家魏蓉美表示,一些早产儿会出现体格、心理、行为或者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家长其实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异常的蛛丝马迹,如果早期干预的话,情况会有所好转。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名男婴出生时体重仅1斤9两,属于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左右,家人发现孩子眼睛不看人,逗他没有反应,且经常全身紧张,于是便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魏蓉美检查后发现,男孩有脑瘫的可能性,家长遂引起了高度重视。“这名男孩现在完全看不出脑瘫,能走路能说话,自理能力也不错,现在快2岁了,已经能够融入社会了。”魏蓉美介绍说,这名男孩经过及时的干预,看上去和常人无异。
专家们认为,早产儿出生后要做好及时干预,防止各种病变,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