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海淘卖家走旁门逃避关税 不料被骗50多万

江苏要闻常州晚报2017-11-26 09:1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常报全媒体讯 如今,跨境消费成为一种流行,海淘卖家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心存侥幸的卖家,妄想走旁门打点关系,逃避关税。现实往往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假冒海关工作人员的“贵人”骗走巨款。常州籍海淘卖家胡某(化姓)就是其中一位。

胡某主营LV、香奈儿、宝格丽等奢侈品牌。为降低经营成本,在货物入境时,胡某偶尔会择其中两三件申报关税,其余的就抱着侥幸心理听之任之,期待未被海关查出就可以避税。由此,因报税不足被海关缉私局处罚于她而言也就成了常事,让她损失惨重。

去年11月,胡某在网上和一位外地买家陈某(化姓)议价时,被陈某反问,“不会是假货吧?我在海关可是有人的!”陈某这句无心之言,却入了胡某的耳。胡某思量,如果能和陈某结交,搞定海关工作人员,自己就有了保护伞,相当于开启了绿色通道,何乐而不为?

于是,胡某第二天晚上便飞往陈某所在地,当场赠送了一只名牌包给陈某。见胡某自己送上门来,还如此慷慨大方,陈某决定好好宰她一刀,便信口承诺,只要胡某舍得出些小钱,自己愿意穿针引线,帮忙打点关系。陈某甚至夸下海口,如果胡某从重庆海关走货,减免高额商业关税肯定没有问题。胡某听后大喜,连声称好。

见胡某人傻钱多,陈某决定继续对其进行诈骗。在第一笔打点费入账后,陈某为表“诚意”,向胡某推送了在重庆海关工作的“好友”的账号,胡某信以为真。殊不知,这只是陈某新近注册的一个小号,目的仅在于进一步骗取其信任,便于今后故弄玄虚,金蝉脱壳。

接下来大半年,陈某化身的“好友”,先后通过各种理由让胡某转账、银行汇款等方式,支付打点费50余万元,还收取了价值不等的数十只名牌包。

胡某自以为经过这般疏通,海关上下关系势必很铁了,入关时挑些廉价的货品报税意思意思就成,至于夹带的大牌货品,工作人员肯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为难自己。但事实是,每次胡某在重庆入关,妄图逃避关税时,都会被当场抓包,严厉处罚。

困惑不已的胡某向陈某抱怨其“好友”办事不力,希望陈某从中督促。陈某却推脱,自己只是介绍胡某和“好友”认识,其他的均与自己无关,概不负责。胡某这才幡然醒悟,自己很有可能被骗了,于是选择了报警。

经过侦查,真相很快水落石出,所有的戏码都是陈某一手策划。陈某交代,骗得的现金主要用于和姐妹出境旅游和购买奢侈品,现已所剩无几。日前,陈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天宁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检察提醒:海淘避税不仅可能被骗,还可能犯罪

如今海淘市场火热,许多海淘卖家或多或少都有过打避税“擦边球”的念头。在此,胡某受骗案的承办检察官牟海峰提醒,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若是想像胡某一样走旁门左道来逃税,不仅可能落入骗子的陷阱,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

牟海峰介绍,我国刑法规定,象牙、武器或者贵金属等特殊物品只要是携带入境,不管多少一旦被查获均构成走私罪;而携带上述限制物品外的普通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税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也构成走私罪。5万元以下的,则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

“如果在境外购买了物品,比如自用的奢侈品、名牌包,又不确定是否需要申报关税,入关时还是要选择走申报通报向海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否则,一旦在无申报通道被查获的任何境外购买的物品,都有可能被认定为走私行为。”牟海峰提醒。

[责任编辑:沭阳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