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 几乎每天下午,新北区新桥镇新龙花苑54栋的一间车库前都会热闹非凡,好几位居民围在这里,谈谈心,唠唠嗑,把这里当作他们的“社交圈”。
也就是在这两天,其中一位居民王月媛写了封感谢信送到镇政府,想夸一夸他们的好邻居——正在修鞋机前埋头“笃笃笃”上线的残疾人顾仁方。
邻居老太太突然晕倒
他冲上去帮助
这是一间十来平方米的车库,已经被顾仁方改造成皮匠铺,眼下这个季节,来上棉鞋棒子的人多了。墙上,一张红底白字的“说明”很惹人注目:“本店逢周六、周日、节假日全天开门。”
顾仁方今年54岁,因先天性下肢残疾,即使撑着拐杖走路,个头也比普通女性矮了一截。
这间小小的车库里,每天都会上演着暖心的故事——
“仁方,今朝中午到我家里去吃饭啊。”隔壁的裁缝家大姐每次都会喊他去吃饭,但他真正去的次数很少。
“上次我家里门被风带上,是仁方开着残疾车到处帮我找老头子拿钥匙的。”写信的王阿姨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因为她身体不好不能多走,当顾仁方得知她家里的煤气上还烧着肉,二话没说开着车去帮她找老伴。
“上次多亏仁方,及时送到医院,现在想想都后怕的。”一个多月前,邻居陆菊娣在外头聊天时突然晕倒,“人倒下来,面孔脱色”,一起聊天的居民当场不知所措,顾仁方主动赶过去,和邻居一起把她抬到残疾车上,送去了医院。王月媛说,“当时真佬危急的,这个小区也有人有汽车的,但最后需要撑拐棒的顾仁方主动把病人送到医院,我们想想他的行为,有时候觉得挺惭愧的。”
还有些居民的亲戚朋友来访,家里没人,只要问到他,他也总会热心地帮着去找人;以前邻居还用瓶装液化气的时候,他也经常用电瓶车免费帮邻居去充换气……有邻居问过他,“仁方,你怎么这么热心啊”,他就憨憨地笑笑,只说,“我这人不怕麻烦的,这都没什么……”
明明很缺钱,但对邻里
却坚持“不收钱”
顾仁方的皮匠手艺是17岁时在新桥当学徒学会的,如今成为他贴补家用的一部分。
顾仁方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每个月的生活来源,就是700多元的重残疾补贴,以及皮匠铺和新桥镇“爱立方”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收入,加起来不超过1500元。
要说生活,难,是真难。
但除了加工棉鞋,人家来小修小补旧鞋子,他经常不收钱。顾仁方憨厚地说:“修个鞋一元两元没什么的,都是举手之劳,他们也经常帮我的呀,像周末,都抢着给我送吃的。”
面对近20万的债务,他说
“虽是残疾人,不做残疾事”
老邻居陈琴秀说,“仁方拆迁以前在老街,就一向是个热心人,而且他对母亲也很孝顺。”在邻居的议论中,记者得知,顾仁方的弟弟因为高血压突然去世,84岁的老母亲现在靠他养。
不仅如此,他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弟媳走了,20多岁的侄女刚工作;弟弟撒手的时候,还留下了近20万元的债务。
每次想起来,生活的艰辛也会让一直乐观的汉子偶尔红眼眶。
说起弟弟的债务,顾仁方擦了擦眼泪说:“都是弟弟以前有困难,跟亲戚朋友借的,我虽然是残疾人,但不能做残疾事。”
顾仁方说,弟弟去世后,他已经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还掉了七八万元,“剩余的么,自己一月省个一千元,一年也能攒一万元,再有等母亲的老房子拆迁了,就能全还上了”,这么想着,顾仁方又变回了那个乐观的顾仁方。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