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品药品监管局9日通报了一批查处的制售假劣药品大案要案。自去年初至今,全省药监系统共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5181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85件,涉及案值33961.24万元,追究刑事责任174人。
近年来制售假劣药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内外勾结制售假药,呈跨国化犯罪趋势。去年无锡市药监局破获的“3·30”假药案,犯罪嫌疑人先在境外购买制假器材,假造进口的高价抗肿瘤药,再偷运到国内销售。该假药流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销售金额2600多万元。二是高科技假药越来越多。去年淮安破获的“11·8”制售假药案,主角是学生物制药的海归博士,造出的假药几乎以假乱真。三是集团化作案、网络销售。不法分子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从原料到生产、压片、包装、发货、销售,都不在一个地方,即使某一个环节被打断,其它环节照样运转。
我省始终对制售假药保持高压态势,破获大案要案数量连续3年居全国药监系统首位,成为唯一一个连续3年囊括全国药监系统稽查打假所有奖项的省份。
近年来制售假劣药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内外勾结制售假药,呈跨国化犯罪趋势。去年无锡市药监局破获的“3·30”假药案,犯罪嫌疑人先在境外购买制假器材,假造进口的高价抗肿瘤药,再偷运到国内销售。该假药流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销售金额2600多万元。二是高科技假药越来越多。去年淮安破获的“11·8”制售假药案,主角是学生物制药的海归博士,造出的假药几乎以假乱真。三是集团化作案、网络销售。不法分子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从原料到生产、压片、包装、发货、销售,都不在一个地方,即使某一个环节被打断,其它环节照样运转。
我省始终对制售假药保持高压态势,破获大案要案数量连续3年居全国药监系统首位,成为唯一一个连续3年囊括全国药监系统稽查打假所有奖项的省份。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