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全省人才国际化推进大会“披露”的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传递出强烈信号:江苏正全方位出击,积极全面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以人才国际化优势构筑江苏未来竞争优势。
正在讨论中的《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意见》,对江苏未来数年内的人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目标并加以量化:到2020年,引进海外人才30万人,常驻外国专家10万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的国际化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10%;柔性引进100名诺贝尔奖得主、外籍院士和世界顶级专家;3年内职业资格可与港澳地区互认、5年内争取与部分国家互认;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70万人,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中具有海外进修或工作经历的达50%;全省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1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2.5%;人才贡献率达48%。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江苏将坚持大规模引进和大力度培养相结合、国内开发和国际开发相结合、经济国际化与人才国际化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推出一系列新动作。
人才引进方面,将实施“青年双创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等,集聚海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以及能够引领、带动我省学科建设、基础研究、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端紧缺外国专家。同时,组织办好“千人计划”太湖峰会、海外引才江苏周等活动,建立海外人才联络站等载体,拓宽引才渠道。
以国际化标准培育本土人才。加大“333工程”海外培训力度,加快海外培训的步伐,与国际组织、国际著名科研机构、世界一流高校、全球知名企业等深入合作,加快建立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到2020年,邀请100个世界名校在省内开设“世界名校大讲堂”,建立100个人才海外培训基地。此外,还将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入手,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国际化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大胆先行先试。如加快建设苏南人才特区,大力实施“名校优生”集聚工程、科技金融结合加速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发展投融资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服务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海外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绿色通道,推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国际接轨等。
江苏到2020年引进海外人才30万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