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保驾,江苏农业冲刺“九连增”

江苏要闻2012-11-27 09:42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一顶顶巨大的“蚊帐”,罩在一个个长满水稻的大棚上。近日,在兴化市陈堡镇四林村,当记者找到绿松果蔬合作社社长姚长松时,他正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他说,给水稻挂防虫帐,不仅能切断稻飞虱、纵卷叶螟等害虫的外侵源头,而且能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当地农民形象地把这称为“稻田里挂蚊帐”。   这项技术是给逼出来的。“提高种地效益和保证粮食产量是我们都必须追求的,但总的还是一句话‘就是金种子,没有好种植方法同样种不出高产量’。”姚长松告诉记者,现在这一技术正在快速向周边地区辐射。   “全省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都盼着秋粮丰收,各项新技术都用上了。”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今年夏粮生产过程中,我省各地克服春季阶段性阴雨寡照、后期局部赤霉病等不利因素,夏粮实现了来之不易的九连增。据统计,全省夏粮总产114.35亿公斤,比上年增2.76余亿公斤。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年粮食增产5亿公斤以上,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10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的要求,秋粮总产要增产2.35亿公斤以上。“今年秋粮生产基础较好,布局稳中有增,水稻面积达3397万亩,比上年增24万亩。8月初调查,秋粮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已经搭好了丰产架子。因此,实现全年粮食九连增应该说是潜力很大,希望很大。”   但吴沛良坦言,实现这一目标风险很大,压力也很大。主要面临两大威胁:一是病虫害威胁大。今年害虫发生基数高,加上近期台风影响,我省水稻抽穗期纹枯病、穗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为主的“四病三虫”将偏重发生至大发生。一旦错过防治时机,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重发田块损失将超过五成。二是自然灾害威胁大。近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活动频繁,今后一段时间台风、寒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后期倒伏、早衰、冻害威胁。   为了夺取秋熟丰收,我省农业部门从“三夏”一开始就及早部署秋种工作,突出加强一种就管,实现壮苗早发。针对淮北局部旱情,省农委专门下发紧急通知,并下派工作组,要求淮北地区加强组织发动,引导农民抢墒造墒播种,保证了布局的落实,提高了播种质量。为加强水稻生产管理,7月5日水稻栽插一结束,省农委就在金坛专题召开了水稻生产管理暨高产增效创建推进会,比去年提前了7天。针对今年秋熟病虫害发生呈偏重趋势的情况,省农委7月初及时发文,7月下旬和8月初又两次组织各地开展防治总体战,病虫害防控初显成效。7月30日,省农委在淮安市召开全省秋熟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会议,8月10日召开了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并组织基层植保部门实行病虫情每日调查上报制度,及时了解病虫发生情况,为工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产示范片创建已逐渐成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省强化创建机制创新,共创建粮棉油万亩示范片944个,比去年增336个,百亩以上连片种植的示范区星罗棋布。在泰兴市虹桥镇八圩村的小农场,村支书陈永奎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秋粮丰收应该不成问题。“南粳45和镇稻11去年亩产1100斤,今年估计有1200斤。”几年前,陈永奎和7名村干部流转村里600多亩土地,其中400亩种植常规稻麦,200多亩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建成了专业化小型农场。他们还成立了虹泰种养合作社,凡是以土地流转形式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每亩地每年可获保底分红1000元,合作社还将根据盈利状况二次分配。去年,合作社用于分红和二次分配的资金总额近60万元。今年合作社陆续购置各类农业机械16台,耕种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省农委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我省将在加强苗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加强生产管理,尤其是加强病虫防治。虫口夺粮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必须取胜。现在来看,各地应对措施扎实有效,只要不出现大的灾害性天气,可以实现秋粮九连增。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