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女孩,本该是家中的小公主,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中,然而在9岁的魏新艳稚嫩的肩头却早已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
7岁时父亲酒后身亡,她开始接手照顾母亲
魏新艳,出生在铜山区刘集镇后崔店村,目前是刘集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魏新艳的父亲是外地人出身贫寒,在徐州打工时认识了魏新艳的母亲,之后入赘到女方家。
魏新艳的母亲崔庆环因小儿麻痹症被认定为肢体一级残疾,没有语言能力,腿部残疾,只能在家里挪动,十根手指仅有一根手指可以动弹,其余九根都是蜷缩在一起,连东西都没法拿,更不要说洗衣、做饭了。所以多年来都是魏新艳的父亲既当爹又当妈照顾两个女儿,同时还要打工挣钱。在生活的重担下,魏新艳的父亲借酒消愁嗜酒成瘾,到后期酒瘾越来越厉害。
两年前的一天,魏新艳的父亲在醉酒后误食农药身亡。那时,大女儿魏新茹12岁,小女儿魏新艳只有7岁。
父亲去世后读初中的姐姐魏新茹,由于需要住校,每周只有周末回家,在那时,只有7岁的妹妹魏新艳便一个人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重担。
把母亲收拾得整整齐齐,自己却来不及梳头
照顾母亲已经两年多了,魏新艳每天5点半起床,先给妈妈穿衣服,洗脸梳头,然后再去做饭。
“你会做饭吗?”记者心疼地地问魏新艳,她使劲点点头。魏新艳会做的饭主要是烧稀饭和下面条,这些便是母女俩每天的伙食。
中午魏新艳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因此,她早上会特意多烧些稀饭,盛到碗里,放在勺子上,母亲勉强用没法动弹的手指缝夹住勺子吃饭,有时候早上时间充裕,她还会炒点菜留在家里,虽然也炒不出什么味道来,但是这足以让母亲温暖一天。
崔庆环的头发盘得十分整齐,而魏新艳的头发却十分凌乱。原来,她每天早上把母亲收拾整齐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够用了,为了节省时间,她总是用皮筋随便一扎便赶在6点40前出发去上学了。
每天晚上5点半左右,魏新艳放学到家,放下书包后,她就要先洗菜做饭,等吃完饭刷完碗收拾完后才去写作业。即便是这样,在班级65个同学中,魏新艳总能考出前十名的好成绩。
想吃馒头不会蒸,邻居家太太来帮忙
周末姐姐魏新茹从学校里回来,会和妹妹一起到集市买菜,买够她们一周吃的。全家现在的经济来源是崔庆环的低保金和残疾补助金。
平时,魏新艳和母亲睡在一张床上,姐姐回来时,母女三人挤在一张床上。写字的桌子也是吃饭的桌子。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面对繁重的家庭重担,这个9岁的女孩没有抱怨,也没在母亲面前流过泪。面对母亲的咬不清字的“语言”,魏新艳总是耐心猜测,一点点询问母亲的意思,直到猜对为止。崔庆环的脸上满是笑容,她虽然说不出完整的话,但可以感受到她的欣慰。
周末的中午,魏新艳在家给母亲做饭,比灶台高出一点的她费力地拿着炒瓢。正巧,隔壁邻居给她家送来了一包馒头。魏新艳告诉记者,邻居们都知道她家的事情,谁家有什么吃的都经常给送来,有时候她们想蒸馒头包包子什么的,但是她和姐姐实在不会弄,就找来邻居太太来帮忙,大家都很乐意帮助她们姐妹。
魏新艳姐妹已经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父母都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这也是新艳姐妹无人照顾的最大原因。
说起现在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小新艳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很吃惊,她说她现在的困难是每晚默英语单词没有人给默写,如果有人帮助她学习就好了。
徐州一家助学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如果有爱心人士或爱心家庭可以帮助新艳经常给孩子辅导学习精神关爱,可以和他们联系。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