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肚脐惊现“鸽子蛋”一哭闹就变大鼓如气球

江苏要闻龙虎网2017-12-19 15:0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龙虎网讯 (通讯员 杨晶 记者 张璐) 不少新妈妈发现当宝宝脐带脱落后,尤其是在宝宝哭闹、便秘或用力后,肚脐会突然鼓起来,像个小球一样。每当这时,新妈都会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犹豫要不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会不会影响宝宝的生理发育?家住南京建邺区的施女士便因此茶饭不思,惶惶不可终日。

一枚“鸽子蛋”吓坏新手妈妈

施女士今年8月顺利生下一名男孩,一家人欢天喜地的为孩子忙里忙外,夏天生怕热着,冬天生怕冻着,事无巨细的照顾孩子。然而前段时间,施女士发现宝宝肚脐处“长”了一枚“鸽子蛋”,每当宝宝哭闹时“鸽子蛋”就会变大,且周围的皮肤发亮,显得很薄,就像吹足了气的气球,随时会有被撑破的可能。施女士很害怕,不知如何处理,情急之下,带着宝宝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寻求帮助。

医院儿科副主任沙莉检查后告诉施女士一家,宝宝肚脐上的这枚“鸽子蛋”其实是脐疝,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比较常见。由于宝宝未满周岁且脐疝直径较小,可观察等待,一般会逐步收缩在一岁内自愈。家长也不必担心宝宝肚脐处的皮肤会被撑破,因为人体的皮肤具有一定弹性与韧性,不会因脐疝撑破肚皮。

多数“气肚脐”一岁内可自愈

沙莉医生介绍,脐疝即老百姓俗称的“气肚脐”,婴儿脐疝属于先天性,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在人体胎儿时期,通过脐环部位的二条动脉、一条静脉与母体相连,以获营养。胎儿出生后,上述结构逐渐闭锁,脐环闭锁时形成凹陷。如果闭锁不全或延迟闭锁,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环部逐渐向外顶出,从而形成脐疝。

她表示,大多数宝宝脐疝通过脐部筋膜环的逐步收缩而在一岁内自愈。因此2岁前,除非嵌顿,一般以观察等待为主,也可遵医嘱采用非手术疗法促使自愈。如满2周岁未自愈,或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的宝宝,则建议前往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钢镚儿疗法”不建议使用

不少家长看到宝宝得了脐疝,会把钢镚儿捆绑在宝宝肚脐上,据说这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对此,记者咨询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特需病区的护士长刘颖,她表示不建议家长采取类似方法。就硬币本身来说,上面藏有大量的细菌,不太容易被清洗干净,用它捆绑在患儿肚脐上,不仅可能造成脐部周围皮肤的感染或红肿,更会因异物刺激,让宝宝哭闹的更加厉害,对脐疝的恢复不利。家长如需采用非手术治疗脐疝的方法,可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脐部进行胶布粘贴、弹性腹带固定等操作,避免因擅自操作不当对宝宝造成伤害。

脐部护理为宝宝竖起健康屏障

刘颖说,脐部作为宝宝出生以后第一个开放式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脐部感染、脐炎以及脐疝等问题,因此新手爸妈掌握科学的脐部护理尤为重要。为了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风险,要学会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相应的科学处理和消毒:在脐带脱落之前,选用75%的乙醇进行消毒,用手分开宝宝肚脐的脐窝,把沾有75%乙醇的酒精棉签伸到脐部正中,采取顺时针消毒法,从脐窝的根部向周围进行环形消毒,通常一天消毒一次就够了。如果宝宝脐部分泌物增多,或有红肿渗出的迹象,要考虑增加消毒次数。一般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到两周,脐带残端就会自行脱落,也有超过二十天才脱落的情况,但很少会超过一个月。残端脱落以后,新生儿脐部会有一个小伤口,伤口一般十天左右便可自行愈合,愈合前后仍需进行脐部护理并保持干燥。

最后,刘颖提醒,脐带由于没有神经,不会有疼痛的现象发生,如果宝宝哭闹的不是特别厉害,只是有轻微不适感,可能是由酒精的刺激引起。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拒按,或在消毒过程中看到脐部出现脓液,应及时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责任编辑:妖猫妖妖]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