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百岁夫妻相濡以沫80载 恩爱传佳话

江苏要闻无锡日报2016-12-20 09:4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无锡百岁夫妻相濡以沫80载 恩爱传佳话

今年10月13日两位老人合照。(塘南新村社区提供)

“钻石婚”夫妻:丁卓云、陈荷英

报料人:何振坤

凡是来到塘南新村,一提到住在26号楼的丁卓云、陈荷英夫妇,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对老夫妻真是不得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今年对于两位老人来说,意义更是不一般:夫妻双双100岁,相濡以沫80年,光荣入党40载。15日,南禅寺街道塘南新村社区书记何振坤,专程带记者探望了这对百岁伉俪,探寻他们的幸福之源。

丁卓云和陈荷英老人都出生于1916年,是地地道道的“老无锡”。1936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两人经媒人介绍,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结婚时,丁卓云已在上海一家木器商店觅得一份不错的差事,而陈荷英则在南下塘一带的蚕丝厂上班。当时,考虑到能在上海找到工作很不容易,所以经过商量,两人开始了婚后长达48年的异地分居生活,直到1984年丁卓云从上海退休回无锡后才结束。

“虽然我们也想过一起去上海,但当时条件不允许,无锡还有我的老父亲、老母亲要照顾,所以陈荷英就主动提出留在老家。”丁老说,虽然那段时间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却更加浓厚了,每月写信成了他们最亲密的对话方式:“肚皮要吃饱啊,下雪了地上结冰要当心滑跤啊……”信里事无巨细的关心总是透出满满的爱意。

谈话间,回忆起当年一段生离死别的经历,丁老眼里顿时泛出泪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举国上下一片动荡,商店也关门了,丁卓云回到无锡等待复工。其间,听说日本人马上就要打进无锡城了,大家纷纷卷铺盖连夜逃往认为可能是相对安全的钱桥乡下。“等到了钱桥,还有人不放心,有人说一起逃出无锡城吧。但那时陈荷英已经怀上孩子了,不可能跟着一起走,这就是要生离死别了。”丁老回忆到此几度哽咽:“那时我和陈荷英的手紧紧地握着,谁也不肯分开,最后我干脆一狠心说‘不逃了,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吧’,我们就守在了一起。”丁卓云老人讲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正是这些过往,让他们更懂得珍惜彼此。后来两位老人育有二子一女,子女都很孝顺,丁家现在也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兴旺。

“现在日子可好啦,有退休工资,这要感谢党,没有谁像共产党一样温暖。”正是因为怀着这份赤子之心,1976年,两位老人一起光荣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在他们的鼓励下,他们的曾长孙、就读于复旦大学的丁奕舟在去年大三时参军报国,光荣入伍,再续了老人们的报国梦。

眼下,丁卓云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还能自理。陈荷英老人因为三年前摔了一跤,所以多数时间躺在床上,偶尔由丁老扶起来去阳台晒晒太阳。“虽然子女每天都来看望,但她只要我服侍。”丁卓云话语间都是宠爱。

丁老说话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或许就是他和老伴长寿的秘诀。“我一直说的,做人要开朗一点。陈荷英退休前在南下塘居委做了18年主任,群众都很喜欢她。她的优点就是不计较,心地善良,人很热情。”夸完夫人,丁老说起了他们夫妻的相处之道:“夫妻间小摩擦总是有的,一定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彼此能体谅最重要。”

(王怡荻图文报道)

[责任编辑:爱你]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