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建公宣 记者 顾元森)12月6日下午,南京一网络技术公司主管王女士来到南京建邺公安分局沙洲派出所报案,称公司一名早已离职的员工张艳通过之前公司统一办理的电话卡,非法付款消费1万多元。一张小小的手机卡竟然成了随意消费的 " 信用卡 ",这让公司蒙受了经济损失,让公司上下惊呼没想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网络技术公司每一名新入职的员工都有一张实名登记的电话卡,绑定为公司集团号,公司每个月补贴几百元不等的话费,年终结算下来,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将从员工工资里面扣除。张艳有这样一个专用的号码,去年年底她从公司离职时,按照要求将电话卡上交,之后重新办理了新的私人手机号码。今年7月,张艳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话费商城购物网站,上面显示可以用手机话费来购物,这让张艳一下子联想到之前公司办理的有补贴的电话卡。她试着去运营商营业厅补办了一张与原来号码相同的电话卡,发现这张卡并没有被公司停用,还剩余很多话费。于是,张艳用这个 " 补回来 " 的号码登录了该购物网站,先后几次购买了一些电子产品,花掉了1万多元。时近年底,该公司在进行各项财务结算时,检查出该号码的账户上突然多出了大额消费,这才发现了漏洞,公司立即将此号码停用,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处理此事。警方提醒,年底正是各个用人单位员工离职与跳槽的重要时间节点,警方提醒用人单位注意,在员工离职时谨慎做好单位职务和财物上的交接工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制定出规范而全面的管理制度,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文中人物为化名)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