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骗追回5万元 成ATM机转账新规首位受益人

江苏要闻扬子晚报网2016-12-28 18:15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扬子晚报网12月28日讯(通讯员 华景轩 记者 梅建明)家住南京化工园的黄大爷,在2015年遭遇过一次电话诈骗,当时被骗走2万元。今年12月20日,老人又分别接到自称是电信局、“公、检、法”等部门相继打来的电话,说他的银行卡需要“加密”,当老人按照电话中的提示在ATM机上进行操作后,又被骗了5万元。然而,当南京化工园公安分局民警及时赶到ATM机前,准备帮老人挽回损失时,老人情绪激动,不愿配合民警。好在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说,老人得知被骗真相后,又情绪失控。好在,在民警和银行的共同努力下,黄大爷被骗的5万元追回了。原来,12月1日新规ATM上汇款24小时可撤销,黄大爷也可能是这项新规的南京首位受益人。

新型骗局再现江湖,马夹是给“银行卡加密”

当日上午,化工园警方接到辖区一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电话,称有一位老人可能遭遇了电话诈骗,正在通过ATM机汇款,并拒绝了银行保安要求他不要汇款的请求。

民警立即驱车赶到银行,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叙述得知,受害人黄大爷上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是电信局工作人员,称他的身份证被人在上海冒用,电话即将停机。当黄大爷信以为真时,随后又分别接到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告知他被盗用的身份证已经在上海青浦区用于洗钱犯罪,现在要对他银行卡上的钱进行“加密”。由于黄大爷曾经在上海青浦区工作过,因此对电话里所说的内容深信不疑,并按照电话中的提示,在ATM机上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加密”。事后,对方还告诉他,一定要对所有人保密,不然他账上的钱会被办案部门“没收”。

老人二次被骗7万元,难辨真假拒绝警方帮助

因为骗子之前给黄大爷打了“预防针”,因此当民警赶到时,黄大爷不愿意和民警说实话,甚至认为面前的民警是假警察,反倒对电话中的“警察”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民警想将黄大爷带到派出所做进一步的工作,但黄大爷不仅不愿意去派出所,还在银行门口对民警恶语相加。

为了帮黄大爷挽回损失,民警坐在老人身边,以派出所接收到的真实案件一一举例给黄大爷听,耐心解释了一个多小时,黄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遭遇到了电话诈骗。在民警的提醒下,黄大爷赶紧到ATM机上一查,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银行卡上,只剩下了300多块钱。发现银行卡上5万块钱被骗了,黄大爷的情绪立刻又激动了起来,嘴里一直念叨着:“这个年过不好了……”

原来,在2015年,黄大爷曾经遭遇过一次电话诈骗,当时被骗走了2万块钱,他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现在夫妻俩省吃俭用存下的5万块钱,本留给自己的小孙子,算是对家人的一种补偿。可没想到,之前上过一次当,又因骗子再略施骗术,又一次被黄大爷的钱给骗走了。

ATM机汇给骗子5万元被撤销,老人或成南京首位新规受益者

为防止意外发生,民警先先将黄大爷激动的情绪安抚下来,紧接着又陪着他回到汇款的银行,看能不能挽回损失。因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功将黄大爷汇出的钱冻结,并退回他的账户。为了防止黄大爷再次被骗,银行工作人员在征求黄大爷的意见后,为他办理了银行的定期存款。

黄大爷说,当时以为这个钱找回来的机会很渺茫,自己一次次被骗,也没脸再回家了,没想到民警当天就帮他把钱给追了回来。为了表示对警方的感谢,12月22日,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南京化工园公安分局西厂门派出所,给民警送上了“遇难见真情,警民一家亲”的锦旗。

民警提醒老年市民,电信诈骗电话一般选择在上午9点至12点之间,因为此时“子女都在上班,只有老人在家”,一般老年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非常着急,常常在焦急中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当遇到无法辨别情况时,可拨打110进行核实,切不可贸然转账、汇款。为了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子女应尽到提醒义务,经常提醒父母保护好家庭以及个人的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最好将自己知道的“诈骗案例”说给老人听。

[责任编辑:陶小闲]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