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记者 裴凌曼) 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脑死亡,捐赠器官让3个陌生人重获“新生”,捐献者付士化的女儿付竹青说:“能帮助更多的人是爸爸的心愿,爸爸并没有离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男子遇车祸脑死亡,大义家人决定捐器官
“如果爸爸还在,相信他一定会支持我的决定。”女儿付竹青望着即将被推进手术室的父亲付士化,泪流不止。对于52岁的付士化来说,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12月19日清晨6时许,家住泗洪县上塘镇的付士化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从家出发准备去上班,在途经235国道135公里车门段时,与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撞人的摩托车当场逃逸,至今未被查获,而受伤严重的付士化被人送往了最近的医院急救。
泗洪县康复医院医生韦亚军介绍说,病人送到医院后,生命体征不平稳,无自主呼吸,随后,被送往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但由于伤势严重,基本已判定“脑死亡”。
家人听后伤心欲绝,但她们仍然期待能出现奇迹。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3天后的下午,就在付美英提出要将丈夫的遗体带回家的时候,付竹青却说出了父亲的遗愿———捐献有用的器官帮助更多的人。
“他是我丈夫,我舍不得呀。”付美英沉浸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之中,痛哭流涕。付竹青的提议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能让3人获“新生”,她坚持完成父亲遗愿
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付士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省吃俭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女儿付竹青今年24岁了,目前在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而妻子付美英则在家照看年仅8岁的小女儿。车祸瞬间夺走了付士化的生命,也让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付竹青说,父亲生前对她教育最多的就是“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如果爸爸还有一点意识,相信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作为女儿,我要完成爸爸的心愿。”付竹青忍着悲痛,回想着父亲生前说过最多的话语。
付竹青的劝说,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在农村,捐献器官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可就在已经拒绝捐献器官的几个小时之后,母亲竟然主动站出来说:“同意捐献!”
12月25日上午11点,妻子付美英和大女儿付竹青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下她们的名字后,医生拔掉了付士化的呼吸机。下午2点,待呼吸停止后,付士化被推进了手术室,而他的肝脏和双肾将会被移植到其他人的身上,挽救3个陌生人的生命。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对于付士化的家人来说,他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手术室外,母女三人紧紧拥抱久久不愿离去,泪水一次次落下,沾湿她们的衣襟。
付竹青说,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延续父亲的“爱”,父亲的心中永远都有一颗爱人之心,希望年仅8岁的妹妹能记住父亲是一名伟大无私的父亲。
父亲曾收养一个孤儿,临别没留下一张全家福
“特别善良爱帮助人,没想到这么好的人,竟然出了这种事,太可惜了。”12月27日,邻居、亲朋好友不约而同前来告别,却发出同一个声音: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做好事。
握着父亲生前的照片,父亲的一颦一笑不时在脑海中浮现。付竹青翻看了家中所有的旧照,竟然没有找到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付竹青说,印象当中,父亲经常帮助别人,自家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但是只要有人找他帮忙,父亲他是二话不说就赶去,从没有一句怨言。
付美英告诉记者,丈夫生前总是用一颗无私的心对待别人。大女儿9岁时,得知一个小男孩小强(化名)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当时家里并不富裕,日子过得紧张,丈夫却一再坚持把他带回家收养。小强没上过一天学,带回家后,丈夫一笔一划教他认字学习,大女儿有什么小强就有什么,从不偏向,一直将小强培养到初中毕业,之后小强决定自己离开家去打拼。
得知付士化去世的消息后,很多人自发前来悼念,更多的人对捐献器官一事表示敬佩。母女三人依然沉浸在痛苦之中,可付美英却不时地安慰道:“我的家庭虽然不圆满了,可别的家庭圆满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