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4年无偿接送患病乘客 女子欲捐遗体和眼角膜

江苏要闻扬州晚报2016-12-30 10:1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的哥4年无偿接送患病乘客 女子欲捐遗体和眼角膜

送锦旗感谢许师傅

4年前的盛夏,许鸿斌师傅开着出租车经过瘦西湖锦苑时,一位拄着双拐、行动不便的女士正在路口焦急地打车,许师傅没有犹豫,停车带上了这位女士。得知这位女士因残疾行动不便,连续几辆出租车都没有搭载的事情后,许鸿斌承诺,只要她要用车,他都会随叫随到,分文不取。4年来,许鸿斌做到了他的承诺。昨天,这位姓章的女士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市客运管理部门,表达对许师傅的感激。

身患残疾寸步难行

外出打车也遇被人嫌弃

章邦凤是安徽人,十多年前在扬州经营一家足疗店,生意做得不错,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就在一个清晨,命运发生了逆转,早上起来拿水杯,手控制不住地晃,章邦凤当时就慌了,“我的母亲30多岁突然小脑萎缩,三个兄弟姐妹到了30岁之后,都开始小脑萎缩,我平安地到了36岁,以为能够幸免,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脱噩运。”

自从得病后,章邦凤的行动能力一天比一天差,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走路必须拄拐,出趟门特别难。因为要收拐、拿拐,比较麻烦,打车的时候,很少有出租车驾驶员能停下来带她,次数多了之后,她觉得蛮难受的。“觉得自己没用,成了累赘,打车都给人添麻烦。”

章邦凤告诉记者,4年前的夏天,太阳毒辣辣的,她在朋友陪伴下到市中心买生活用品,她们在小区门口站了快半小时,没有一辆车停下来载她们,“当时有空车经过,可能看我拄着拐,这些车都没有停。”

好的哥帮助了她

4年来随叫随到不收钱

“许师傅的车子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他还下车帮我拿拐杖上车,一点都没有嫌我麻烦。我又感动又委屈,一下子就哭了。”章邦凤激动地说。

了解到章邦凤因为打车难而落泪,许师傅立即宽慰她。章邦凤下车时,许师傅把电话号码留给了她,并承诺说:“今后有用车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保证随叫随到。”

许师傅真的做到了,从这天开始,只要章大姐一个电话,许师傅随叫随到。4年来,随着病情愈发严重,章大姐只能坐轮椅,许师傅接她时,先爬到4楼章大姐家,把轮椅运下来,再上楼把章大姐背下来,放在轮椅上推上车。送回来时,再重复这样的过程,一来一去,就是16层楼梯的负重爬高,十分辛苦。“我去理发、买日用品、去医院看病,许师傅不仅接送我,还在一旁等着我,有时候一耽误就是大半天,他从没有说个不字。我让他走,他也不肯走,还不肯收一分钱。”章邦凤告诉记者。

今年5月,章邦凤大姐的小脑萎缩病情恶化,已经卧床,她心里十分挂念,“大哥和小姐姐都因为这个病走了,就剩我和大姐了,想趁着我还能坐在轮椅上去看看大姐,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但老家在安徽铜陵,我就不好意思跟许师傅提了。”

许师傅无意间从章大姐的朋友处得知后,二话不说,就带上章大姐去铜陵看望了姐姐。

坐着轮椅送旌旗

决定捐献遗体传递爱心

“太感谢许师傅了,如果不是他,这4年时间,我真是寸步难行。”昨天,在朋友的陪伴下,章邦凤坐着轮椅来到了市客运管理处,给许鸿斌师傅送上锦旗,“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许师傅,他就是我心目中‘扬城最美的哥’。”

许师傅不计回报的爱心,也感染了章邦凤。章邦凤告诉记者,为了将许师傅的爱心传递下去,她已经做了决定,等她死后,将捐献她的遗体和眼角膜,“把我的遗体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希望今后不再有人遭受小脑萎缩带来的病痛折磨。”

“她有一天打电话给我,问我哪里能够填遗体捐献的表,要我带她去那里报名。我当时就很敬佩她的勇气和善心,觉得特别欣慰。”许鸿斌告诉记者,章邦凤对他提出这个要求时,他也觉得十分惊讶。

这四年来,许鸿斌已经把章大姐当成了朋友,逢年过节也去看望她,一段时间没接到章大姐的电话,他就有点不放心了,“说实在的,我也很佩服章邦凤,一般人遇到这个事情,天都要塌下来了,她还很乐观、坚强,还想着回报社会。我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没有能力帮上太大的忙,还是这句话,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她有用车的需要,一个电话,我保证随传随到。”

通讯员 杨客宣 记者 黄媛媛

编后

他们传递城市大爱

当其他出租车司机漠视她的时候,老实忠厚的许师傅没有,把她当做一位乘客热心扶上了车,并许下承诺:以后用车,随叫随到。这不是一句随意的许诺,许师傅一帮就是4年,接下楼,送上楼,从来没有嫌过麻烦,也从未收过一分钱。

因为家族病遗传,章女士也患上小脑萎缩,对她来说是最大的打击。出行之艰难,起初靠拐杖,后来坐轮椅。许师傅的热心帮助,为她带来行动上的便利,也让她对生活多了一份自信。

因为一次帮助,他们成了好朋友。她真切体会到了,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许师傅不求回报的帮助,用行动践行着这座城市的大爱精神。章女士深受感动,思考再三,也作出决定,将来捐献她的遗体和眼角膜,用于这种病的医学研究,希望今后不再有人遭受这种病带来的病痛折磨。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爱在传递。

下次,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请放下漠视的眼镜,不要吝惜你的爱心,勇敢伸出你的手。

[责任编辑:完善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